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78848
大小:1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2012-2013高二下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高二下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2.5.2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此话讽刺的可能是()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世卿世禄制D.八股取士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学校的语文老师范美忠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教室,因此被称为大地震中“最无耻的教师”,取名“范跑跑”.教育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们可以不崇
2、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大众舆论把矛头直指“范跑跑”,最能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3.“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感人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材料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A.隋唐时期B.两宋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
3、,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海国图志》D.《孔子改制考》5.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6.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
4、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对植树造林关心可以体现出他的()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7.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巧的是三人都属兔.当时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己,曾向别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下列关于北大“三只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5、新文化运动兴起C.胡适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D.胡适主张文学改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8.2009年11月,毛泽东的外孙女孔冬梅与蒋介石的孙子.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台湾见面.当孔东梅听说外祖父毛泽东曾领取国民党的工资时,感到十分好奇.毛泽东曾领取国民党的工资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D.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9.“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和亲
6、人别离的情感.下列人物中对这一情感感受最深的是()6A.祖祖辈辈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B.海峡两岸长期分隔的台湾同胞C.长期遭受外国殖民统治的港澳同胞D.离别父母赴农村下乡的知识青年10.毛泽东曾说:“群众中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这段话体现了()A.民主集中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社会主
7、义原则D.人民民主原则11.中共某位领导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①工农武装割据②一国两制③“大跃进”运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B.对中国科
8、技做出了贡献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13.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时潮相悖,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将其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这在当时违背了()A.“百花齐放”方针B.“百家争鸣”方针C.尊重知识.尊重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