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

ID:18452450

大小:54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18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_第1页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_第2页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_第3页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_第4页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tr_bt02_c1_0 td-scdma关键技术-42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TDD技术TR_BT02_C1_0TD-SCDMA关键技术课程目标:l掌握TD-SCDMA各种关键技术l了解各关键技术对TD-SCDMA系统的影响参考资料:l《中兴通讯TD-SCDMA技术基础介绍》37第1章TDD技术目录第1章TDD技术1第2章智能天线技术32.1智能天线的概念32.2智能天线的原理32.3智能天线的分类52.4智能天线实物图72.5智能天线实现示意图82.6智能天线算法原理92.7智能天线优势10第3章联合检测技术133.1联合检测的介绍133.2联合检测的作用133.3联合检测的原理143.4TD-SCDMA如何实现联合检测143.5联合检测算法153.6联合检测

2、回顾153.6.1联合检测+智能天线(1)153.7关键技术论证—智能天线+联合检测17第4章动态信道分配技术194.1动态信道分配方法194.2动态信道分配分类204.3慢速DCA204.4快速DCA之码资源分配214.5OVSF码树214.6信道化码的特点214.7信道化码分配策略224.8信道化码分配示例2337第1章TDD技术4.9训练序列码分配234.10训练序列码的分配原则234.11信道调整和整合244.12DCA优势244.13DCA对TD-SCDMA的重要性244.14TD-SCDMA对DCA的考虑25第5章接力切换技术275.1切换方式275.2接力切换过程295.3接力

3、切换优点33第6章功率控制356.1功率控制的作用356.2功率控制分类356.2.1功率控制—开环356.2.2功率控制—内环(闭环)366.2.3功率控制—内环(外环)366.3功率控制参数366.4上下行信道发射功率控制36一、37第1章TDD技术第1章TDD技术&知识点lTDD技术作用对于数字移动通信而言,双向通信可以以频率或时间分开,前者称为FDD(频分双工),后者称为TDD(时分双工)。对于FDD,上下行用不同的频带,一般上下行的带宽是一致的;而对于TDD,上下行用相同的频带,在一个频带内上下行占用的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且一般将上下行占用的时间按固定的间隔分为若干个时间段,

4、称之为时隙。TD-SCDMA系统采用的双工方式是TDD。TDD技术相对于FDD方式来说,有如下优点:1.易于使用非对称频段,无需具有特定双工间隔的成对频段。TDD技术不需要成对的频谱,可以利用FDD无法利用的不对称频谱,结合TD-SCDMA低码片速率的特点,在频谱利用上可以做到“见缝插针”。只要有一个载波的频段就可以使用,从而能够灵活地利用现有的频率资源。目前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频谱资源的极度紧张,在这种条件下,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对称频段非常困难,因此TDD模式在频率资源紧张的今天受到特别的重视。2.适应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时隙,优化频谱效率TDD技术调整上下行切换点来自适应调

5、整系统资源从而增加系统下行容量,使系统更适于开展不对称业务。3.上行和下行使用同个载频,故无线传播是对称的,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时分双工TDD技术是指上下行在相同的频带内传输,也就是说具有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即上下行信道的传播特性一致。因此可以利用通过上行信道估计的信道参数,使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技术更容易实现。通过上行信道估计参数用于下行波束赋形,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通过信道估计得出系统矩阵An,用于联合检测区分不同用户的干扰。4.无需笨重的射频双工器,小巧的基站,降低成本37第1章TDD技术由于TDD技术上下行的频带相同,无需进行收发隔离,可以使用单片IC实现收发信机,降低

6、了系统成本。第1章37第6章功率控制第1章智能天线技术&知识点l智能天线作用l智能天线原理1.1智能天线的概念智能天线的基本思想是:天线以多个高增益窄波束动态地跟踪多个期望用户,接收模式下,来自窄波束之外的信号被抑制,发射模式下,能使期望用户接收的信号功率最大,同时使窄波束照射范围以外的非期望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小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展,其研究对象是雷达天线阵,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性能和电子对抗的能力。而其真正的发展是在90年代初,随着微计算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DSP芯片的处理能力日益提高,且价格也逐渐能够为科研和生

7、产所接受,这样也就促进了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的发展,但其发展也是从雷达开始的。另外,移动通信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如何消除多址干扰(MAI)、共信道干扰(CCI)以及多径衰落的影响成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而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自适应算法,动态形成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阵列方向图主瓣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抵消或最大程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