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43257
大小:6.7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8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②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③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2、解析:本专题概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衣食住行、习俗风尚、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依据课程标准,把以上内容分成三课时,其中第一课将“衣”、“食”、“住”和习俗风尚放在一起,进行粗线条但有系统地概述;第二课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为突出的交通、通信
2、单独提炼出来,进行重点阐释;第三课选择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载体,阐述其影响力。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①第一课时《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讲述了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情况。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第二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重点讲述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
3、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西方的一些先进文明由排斥转而接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化邮政的建成和电话、电报等高效率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中国近代以来通信手段巨变的集中表现。交通工具的更新及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③第三课时《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讲述了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在近现代中国的演变。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影视是音像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是电子媒介,它有着传统媒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便利了大众的生活,拉近了世界各
4、地的距离。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2、解析:本专题的核心思想是想说明自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和有质量。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而要实现这个心愿,就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那就是要搞好改革开放。第13页(共13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1.教学问题诊断分析⑴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主动探索,拓展学习的空间。搜集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或深入社区向身边的长辈访谈;或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实
5、践调查,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⑵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1、教学条件分析在学习中,除了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以外,更重在强调拓宽学生的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来学习和认识历史。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本专题讲授了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革开放一百六十多年来中国
6、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情况,主要包括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化。通过对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变迁的讲授,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世界形势发展和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的密切关联。从政治、经济、思想、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去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问题1.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近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前提示归纳的问题,通过阅读课前提示找出答案,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了解,明确
7、学习目标。师生互动: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课前提示部分,让学生找出答案,让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先充分的突出出来。问题2.以断发易服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和自己的体会,明确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师生互动:教师采用创设课题情景、解读历史片段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本知识点,并用学案的习题及时加以理解和扩展。第13页(共13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