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ID:1842060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_第1页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_第2页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_第3页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_第4页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教育理论毕业论文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教育理论论文题目: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给学生减负喊了那么多年,实际效果如何呢?这,不用你多宣传,多评论,只要到中小学学校中去看看,就能一清二楚,只要你还不是睁眼瞎,还有一点良心,还有一点点的实事求是精神,那么,你就会不无痛心地发现:应试教育还是那个应试教育,学生的负担还是学生的负担!  不信?那请你看看2003年2月24日《浙江日报》上的“一位逃学学生的自白”《我想哭,我害怕》吧:  “看看手表又到了下午

2、5点40分了,从早上不到7点出的家门,到现在已是10个多小时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又将它吐出,我闭上双眼。哎,又要面对我亲爱的父母,已经第三天了,想到这里,我顿时感到很无助,我想哭,我担心,我害怕,我……实际上我已经是连续3天没去上学了……  平日里,父母对我抱有殷切的希望,希望我早日成材,嘴边时常挂着:别像我们一样失业下岗,找工作都找不到,即使找到还要看人家脸色,你和别人不一样,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但是事违人愿,我偏不爱读书,常常逃学,又不想让父母知道(因为我怕伤他们的心),害得他们以为我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好,其实我早就对自己失去

3、了信心,并不指望在读书方面有出息……”  对此,编辑马瑛瑛在《让我们一起来面对》的评论中说:“一名学生,不上学不回家,在外面游荡了3天,父母的焦急、痛心可想而知,一个家庭的安宁、幸福就这样被打破了。这样的家庭就此一家吗?远远不是。是谁把这位同学逼到这一步?又是谁打破了这些家庭原本应该平静、美好的生活?是他的父母?是学校?是,有都不全是。说来说去,是许多人心中至今还没有改变的那种教育观念,在害人。‘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把分数考上去是唯一的出路’这种观念沉沉地压在每一个学生心上,压在父母们的心上,压在老师们的心上,以至于让有些学生无法承受,最

4、后只能选择逃避甚至走向极端。”  是啊,每一位大人——特别是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问一问:是谁逼着我们的孩子拼命考高分?是谁把我们的孩子逼进这样的死胡同?答案是明显的,不是一个人二个人的事,而是我们的整个畸形的教育——应试教育——的错!是应试教育,打破了“这些家庭原本应该平静、美好的生活”!  既然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被我们批判,我们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却为何“素质教育”素质不起来呢?我们的“素质教育”为何仍是比应试教育还要应试的教育呢?(参见拙作《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还要应试的教育》)应试教育为何会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呢

5、?换句话说:应试教育何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呢?我说:这是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只要那些深层次原因不根本解除,我们搞出来的教育永远是应试教育,而不可能是其他。不管你把这教育叫“素质教育”还是别的什么的教育,其本质总是一,是应试教育!  那么,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呢?  简单点讲只有一个,那就是那位逃学学生的自白中说的“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也就是马瑛瑛的评论中说的“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把分数考上去是唯一的出路”。这观念,家长和老师们都拥有,学生们自然也就拥有。如此观念下,应试教育你想改也难。明白了这,还不够,这几乎是人人

6、皆知的,这没用。紧接着,我要问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把分数考上去是唯一的出路”这观念的呢?这,才是应试教育真正的深层次原因呢。只有弄明白了这,才有解开应试教育这个结的可能。  一、社会的用人机制太死。即招工条件的苛刻。看一下我们的各类报纸上的招工招聘广告,稍微作一点统计,你就会发现,我们很多企业和用工单位,在招聘用人的条件中,大多有高学历的要求: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大专以上,甚至要硕士、博士。其实,我们的企业和用工单位的许多工作,都是不需要这么高的学历的。也就是说,这些工作,没有高学历的人也能完全胜任。这种学历

7、的“高消费”的结果之一就是助长了人们盲目追求拥有高学历的风气,使人们错误地以为:拥有了高学历,才能拥有好工作,才能不被下岗。当然,这学历的“高消费”还有许多恶果,如:人才的浪费(人不能尽其才),资源的浪费等等。  实际上,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研究发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招聘广告,只有2%要求硕士,4%要求学士,其余竟没有学历要求。这与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动辄提出“学士、硕士、博士”的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羊城晚报》2002、12、16)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我们盲目的学历“高要求”,是导致应试教

8、育的一大根源,此不可不察!!  二、我们的大学、高中办得太少。即教育投入的欠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口号我们耳熟能详,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可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