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ID:1841469

大小:3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_第1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_第2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_第3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_第4页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心理学类毕业论文 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心理学类论文题目:邀请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邀请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欧美中小学的一种全新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邀请模式强调尊重人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邀请模式的出现表明学校心理辅导正在由辅助性工作转变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邀请模式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对改进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摘要题】心理健康与

2、咨询【关键词】邀请模式/邀请教育/心理辅导【正文】一、邀请模式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心理辅导被视为学校教育中的辅助性活动,由少数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承担,与其他教师关系不大。心理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存在特殊需要的少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形式也局限在个别辅导、诊断和咨询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中小学出现了要求扩大心理辅导工作范围,把全体学生纳入心理辅导工作对象的改革趋势。在这一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颇凯(WilliamW.Purkey)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教育改革实验――“邀请教育(Invitationalducation)研究”[1]。20世纪8

3、0年代后期邀请教育理论被引入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形成学校心理辅导邀请模式(InvitationalApproach)[2]。邀请模式的出现顺应了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教育改革要求,因而得以在美国和其他15个国家的众多中小学推广,成为当代欧美最有影响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之一[3]。邀请模式要求学校充分利用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因素,把学校变成对每个人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价值。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心理辅导不是被动的

4、或生硬的,而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育活动[4]。邀请模式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邀请模式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邀请模式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1)尊重: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因而应该受到相应的对待和尊敬。(2)信任:教育是各方面共同协作和合作的活动,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应相互尊重彼此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和态度。(3)乐观:教师积极乐观地对待学生将有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4)有意性:教育者有意识地对教育环境、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专门的设计,使教育具有亲和力,可以在

5、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宽容的关系,促进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4]。邀请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知觉心理学和自我概念理论。知觉心理学将行为视为个体感知世界的功能。个体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周围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解释并采取行动的有意识的人。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体系,个体通过接受符合其预想的感知,排斥不符合其预想的感知来保持统一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既是个体调节自我行为的中介,又是对行为结果的总结,自我概念在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学校作为学生感知外界最直接、最频繁的环境因素,它的自然环境、教学环境

6、、人际氛围等对学生的知觉并通过知觉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邀请教育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心理辅导工作的目的去改变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在自我与外界之间建立更加协调一致的联系,发展统一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行为,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二、邀请模式的实施要求邀请模式的目标是将学校建成对每个师生最具吸引力的教育场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活动中的5类因素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颇凯称其为5P因素,即教育者(people)、教育环境(places)、教育政策(policies)、教育计划(programs)和教育过程(process)[5]。(一)对教育者

7、的要求管理者、心理辅导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是决定邀请模式成败的关键。管理者的作用在于以邀请模式为基础设立一系列明确的管理目标,对教育活动和过程实施管理和控制。管理者自身应该在与学校人员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向教师和学生传递示范性行为。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中所起的作用是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直接的邀请服务,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人性化的氛围,使学生、教师可以从中体验到价值感、能力感和责任感。心理辅导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真心实意的邀请态度,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他们的生活必须是真诚和丰富的。(二)对教育环境的要求邀请模式要求学校应该成为一种对学生具有邀

8、请性、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场所。学校环境应该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应该有助于培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