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

ID:1840189

大小:519.50 KB

页数:88页

时间:2017-11-13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_第1页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_第2页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_第3页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_第4页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研版中职国规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电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木屐一、课文解读这是一篇描写父爱、表达父子情深的优秀散文。作者曾谈到过他的创作过程:1989年4月,他与一位同学在长沙烈士公园锻炼身体,这位同学面对蒙蒙细雨吟诵了一首小诗。这小雨和小诗,“勾起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回忆,‘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的创作就是这样以诗的形式开始的。后来将其改为一篇散文,于1990年发表。作为“老三界”知青的孩子,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艰难和父辈劳作的艰辛有着切身体会,所以整篇文章都笼罩着一种伤感而凝重的氛围。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充满情感的语言。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崇高的父爱。3.熟

2、读全文,背诵第1~3自然段。(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课时。(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从“什么是木屐”、是否见过“木屐”,简洁导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也可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和作者)。(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这篇写父爱的散文,让你深受感动的是哪些细节?文中三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请你找出来,并说说每次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明确:①让人深受感动的细节至少有三个:一是父亲执意要让“我”骑“高马”;二是父亲带病为“我”连夜赶做木屐;三是父亲送“我”上大学的情景。②第一次描写父亲留

3、下的屐齿印,表明父亲的辛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表明父亲的爱使我深受感动;第三次描写父亲留下的屐齿印,表明我对父亲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品读(1)品读第1~6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1~6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①将“扎”换成“踏”或“踩”,好吗?为什么?②“惆怅”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什么?本文多次用它形容“江南的雨地”,恰当吗?2)设问、讨论。88【明确:①不好。因为父亲负重,木屐因此而沉重,用“扎”正合适。②“惆怅”一般用来形容难过、伤感的心情,本文多次用它形容江南雨地,一是为了表达“我”

4、的心情,一种因下雨而使劳作更为艰难的惆怅;二是为了给全文营造一种伤感而凝重的氛围。】(2)品读第7~10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一道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转动着岁月的车轮。”——把这句话改为“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过了一年又一年”,不是更简洁些吗?2)设问、讨论。【明确:语言是更简洁些,但原句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原句不但表示“我”在爸爸的保护下成长,还通过“伴着……”、“随着……”等语句,表明“我”是在爸爸繁重的劳动过程中成长,在单调而熟悉的艰难岁月中成长。因此,爸爸的爱便显得尤为珍贵。】(3)品读第11~15自然

5、段1)指名朗读第11~15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问题:“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①将“挤出”换成“露出”好吗?②删去句子中的“一丝”和“自我安慰”这两个修饰语好不好?为什么?3)设问、讨论。【明确:①不好。因为此时爸爸的心情是感伤的:为父子的分别感伤;为自己的铁犁和木屐没有了继承人而感伤。②不好。因为是“挤出”,用“一丝”正合文意;又因为不放心的正是自己,所以,与其说是要孩子放心,不如说是“自我安慰”更贴切。】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15自然段。【明确:“斗换星移”后要稍稍停顿;“送走乡亲们”后要读得缓慢;“放心去吧!孩子”一句要读出感伤语

6、气。】3.探究(1)设问:结合全文思考:将文末的省略号换成句号好吗?为什么?省略号省去的可能是些什么内容呢?你能结合全文试作想象,给它补上一段话吗?(2)分组议论。(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明确:不好。因为意思没有说完,后面省略了“我”当时因出乎意料地发现是一双新雨靴而产生的强烈心理活动。补上一段话的提示:想到家庭的艰难和爸爸的关爱;想到自己无知时想买新雨靴而藏木屐的举动;想到爸爸在怎样的艰难中为“我”买了一双新雨靴,等等。】4.积累(1)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2)抄写下列的词语:惆怅疲惫聆听砭骨执意晨曦夺眶而出斗换星移梦寐以求神色黯然三、相关资料木屐的回响——鲁田《木

7、屐》赏析文学作品中写父爱的有很多,但要写出特色却并非易事。朱自清先生用自己饱含感激的笔触写下了父亲的“背影”88,写出了父爱的博大,为我们留下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风景;而鲁田却用木屐的回响,同样为我们送来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鲁文之所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落点选得妙。木屐在落后的乡村中代替着雨鞋,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仿佛已成为乡村生活的一种象征。“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