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

ID:18382364

大小:19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7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_第1页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_第2页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_第3页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_第4页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及弯曲凹模深度的计算1前言弯曲凹模深度是弯曲模结构的重要参数。V形件弯曲凹模深度通常用其斜壁长度L0(图1)表示。对于L0的确定,一般冲压书刊文献均未提出任何计算公式,只介绍了一种查表方法,即根据V形件两侧直边长度L和板料厚度t查表1确定。表1弯曲V形件的凹模深度L0(mm)Tab.1DiedepthL0forV-shapebending弯曲件边长L(mm)材料厚度(mm)<2~4>410~2510~1515>25~5015~202530>50~7520~253035>75~10025~303540>100~15030~354050这种查表方

2、法的依据,是“L0不宜过小,若L0过小,则V形件两侧的自由部分较长,弯曲的回弹会增大,使得工件两侧不平直”。所以“边长L愈大,凹模深度L0也愈大”。本文认为表1的数据及其依据值得商榷,因为:1)从理论上看,弯曲回弹的计算公式是:弯曲半径回弹:弯曲角度回弹:式中,r,α,t—工件上的弯曲半径、弯曲角度和板料厚度r凸,α凸—凸模的圆角半径、弯曲角度E,σs—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由式(2)可见,影响回弹的尺寸因素是工件弯曲区段的弯曲半径r、弯曲角度α和材料厚度t,跟未参与变形的工件直边长度L和自由部分长度(L-L0)并没有直接关系。2)从生产实例看,在用折弯机折弯板

3、料时,尽管工件直边长度L很大,其所用的弯曲凹模深度L0并不大,远远小于表1所列数据范围,但加工后的工件两侧却依然平直。由此可见,V形弯曲件边长L不应作为确定凹模深度L0的依据。对于L0的确定,本文在分析弯曲变形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方法,简介如下。2弯曲变形过程分析众所周知,V形件弯曲变形过程可分3个阶段(见图2),即正向自由弯曲(图2a),正、反向弯曲(图2b)和较正弯曲(图2c)。由图2可见,这种加工方式并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两点:1)变形部位。V形件实际需要弯曲的区段并不长,但弯曲过程材料的变形区却扩及很大的范围,使不需要弯曲的两侧,也产生了弯曲变形。为了

4、消除这种不需要的多余弯曲,就只好增大凹模深度L0来进行反弯校直定形,而增大深度L0又进一步扩大了变形区范围。2)变形方式。工件只要求正向弯曲,但在弯曲过程中却出现了反向弯曲,使弯曲变形及其回弹的规律更加复杂化,更加难于掌握和控制,以致影响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这种反向弯曲,对工件材质性能、模具寿命及力能消耗也有不利影响。怎样避免出现反向弯曲,避免变形区出现超出实际需要弯曲的范围等不利现象,做到“按需变形”,即按V形件实际需要的弯曲部位和弯曲方式变形呢,下面通过两种特殊情况来说明。2.1无圆角弧形凹模(见图3)结构特点:没有圆角半径(r凹=0),没有凹模斜壁(L0=0)

5、,只有一个与V形件弯曲部分形状完全一致的弧形凹槽。变形特点:1)整个弯曲过程中,工件都是由凹模口部的AA点支承。两支承点之间为“变形区”,两支承点以外为“非变形区”。两支承点间距离2W为固定值。2)设变形区恒保持圆弧状,随着凸模的下压,圆弧半径ρ逐渐减小,弯曲中心角θ逐渐增大,圆弧长度s逐渐增大。s=(ρ+t/2)θ(3)由此可见,弯曲变形是通过将凹模口外(非变形区)的材料源源不断地拉入凹模(变形区)来实现的。所以凹模口外的变形区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将被拉入凹模参与变形的“待变形区”;一是直至弯曲过程结束,仍留在凹模口外,依然保持平直状态的“不变形区”。由图3可见,

6、开始弯曲时,毛坯上的01区段为变形区,12区段为待变形区,其长度为l12而23区段为不变形区。采用这种弧形凹模就不会出现反向弯曲,其变形区是逐渐增大的,最后才达到工件实际需要的弧长(r+t/2)φ。所以变形区不会超出实际需要的弯曲范围,真正实现“按需变形”。但这种凹模结构是不能用于实际生产的,因为没有圆角半径,凹模口呈尖角,材料流入困难,会产生严重摩擦,刮伤工件,损坏模具,弯曲变形为剧增,会促使工件弯裂,对弯曲成形极限极为不利。2.2有圆角半径r凹,但没有斜壁(L0=0)的凹模(见图4)变形特点1)开始弯曲时,工件的支承点在A-A,随着凸模的下压,支承点逐渐内移,

7、两支承点间距离由开始的2ω逐渐缩短,变形区弧长s=(ρ+t/2)θ也随之变化。2)讨论变形区弧长s是如何变化的,是增长还是减短。由式(3)可知,弧长s随ρ和θ而变,但ρ是逐渐减小,θ是逐渐增大的。由图4知:ω=(ρ+r凹+t)sinθ(5)即:代入式(3)得:将s对θ求导,得:在弯曲最终时刻,ρ=r,θ=φ,代入式(5)知:ω=(r+r凹+t)sinφ(9)将式(9)代入式(8)知:因为一般情况下有同时又有sinφ<1,所以在θ<90°范围内,式(10)右边第一项较小,求得的(ds/dθ)基本上是负值。也就是说,变形区范围s是随着弯曲变形而逐渐向中间缩小的。这与无

8、圆角弧形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