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

ID:1838166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_第1页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_第2页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_第3页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_第4页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速道岔的病害与整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速道岔病害预防及整治定西工务段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提速道岔的特点及养护,病害的产生以及工电结合部位的配合整治,使列车安全,平稳,高速地通过提速道岔减少线路的水平,方向,轨距不平顺提速道岔在运营线上的运用,解决了线路设备中道岔这一主要限速因素,为列车快速、平顺的运营创造了条件。为适应铁路安全、高速、平稳的行车要求,我段管内铺设60Kg/m混凝土提速道岔。提速道岔具有强有力的钢轨扣件,可防止无缝道岔钢轨沿垫板(垫片)滑移,使道岔的钢轨与岔枕组成一个弹性框架来抵御温度力的作用;固定型道岔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辙叉前后4个接头及曲股接头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接头均全部焊接;道岔尖轨采用

2、弹性可弯式AT型尖轨,尖端为藏尖式;尖轨跟端的联结采用高强度防松螺栓;转辙部转换采用外锁闭装置;尖轨尖端、跟端均为1435mm;限位器释放部分钢轨温度应力;辙叉结构为整铸高锰钢式;岔枕采用大断面混凝土枕,轨道框架强劲,道床道碴饱满;道岔两端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混凝土岔枕按间距600mm铺设,为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提供了作业条件。使无缝道岔成为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组成部分。60Kg/m混凝土提速道岔各部尺寸:P60Kg/m12号型道岔,全长37.800m,前长16.592m,后长21.208m,尖轨前基本轨长度2.920m,辙叉长度5.992m,尖轨长度13.880m,导曲线半径350.000

3、m,辙叉角度4°45′49″,岔枕87根。提速道岔采用了先进技术,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减少了养护工作量,但在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一方面由于设计和制造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铺设时道岔向外延伸(不在原道岔基础上铺设)路基填方不实,不均匀,采用碎石道渣不标准及日常养护方法来正当而造成的病害。这些病害可以通过精心铺设细心养护来防止病害的产生。因此,在日常养护维修中,要认真吸取已往普通道岔整修的宝贵经验,按照提速道道岔技术标准、作业方法精修细检,全面整修。从而延长养护维修周期和道岔各部件的使用生命,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畅通与安全。一、提速道岔病害原因的分析1、提速道岔转换卡阻主要反映在

4、道岔转换杆件与钢岔枕见碰撞卡阻;①采用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两尖轨间不设连接杆),各类转换杆件全部安装在钢岔枕内,钢岔枕的设计宽度为340MM,由于设备缝隙仅为25MM,制造中产生的误差造成缝隙变小,因此,使用设计缝隙仅为25MM,制造中产生误差造成缝隙变小,因此,使道岔在防卡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②铺设时尖轨位置和钢岔枕不准确,造成道岔上道时缝隙小于15MM,成为道岔卡阻的隐患。③钢岔枕使用过程中不易捣固密实,产生空吊,易偏斜造成各转换杆件与钢岔枕卡阻。④尖轨易爬行,尖轨根端采用普通接头夹板联结,当接头螺栓松动(或扭力不足时)使得尖轨仅依靠4根岔枕上的扣件阻止尖轨前后窜动。并且尖轨

5、的爬行窜动量大于15MM,转换部分与岔枕边缘或与钢岔枕上的滑床板,耳板的距离小于5MM,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纵向阻力不足都会是尖轨产生爬行,从而造成转换卡阻。限位器作用不良;尖轨与基本相对爬行过量。2、道岔不密贴以甘草店检修工区8#道岔(该道岔为60G/M12#混凝土II型道岔枕,固定型辙叉)为例,原定位时道岔密贴,但在搬到反位时,往往搬不到位,回到定位时,又造成定位不密贴,即:一种为道岔尖轨搬不到位,另一种为道岔不密贴,引起道岔尖轨搬不到位的原因是转换力小于转换阻力及两点牵引处的动程不符合标准,及转换杆件调节不符合或顶铁长短不同(过长或过短)造成。①转换力过小;A、电机的原因;B、转换

6、杆件不平直,晃动严重造成转换力被分解,使垂直于尖轨的实际转换力小于电机输出的转换力,降低了电机转换效率。②、转换阻力过大,A、滑床台板涂油不良不光滑或滑床台板被磨出台阶、摩擦力过大;B、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原因一是滑床板扭曲不平直,二是个别滑床板过高或过低,不在一个平面上,车轮长期碾压尖轨变形,造成尖轨与滑床板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③、尖轨与基本轨间不密贴,A、尖轨在牵引点处的动程不符合尖轨第一牵引点处动程为160MM。第二牵引点处的动程为75+3MM的规定,B、铺设时转撤部分两基本轨之间距离不符合规定,(两基本轨间在尖轨尖端处的净距为1435MM,从尖轨尖端处量起至6171MM处两基

7、本轨之间的净距为1510MM)。3.转辙部分顶铁不密靠顶铁与尖轨间隙大于1.5MM,原因之一是由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原因之二是由于顶铁太短制造不符合标准。4.导曲线未端支距偏差过大与直股轨距矛盾,其原因是岔枕位置不准确或撤叉位置不对。5.铁垫板与混凝土枕联结的预埋尼龙管套丝扣失效,主要是由于野蛮施工,用锤、镐头、撬棍等击打造成的。6.螺母结构,在养护中未按规定程序及标准作业而造成失效。7.尖轨中部轨距减小,由于提速道岔尖轨通过根端夹板螺栓、尖轨顶铁、两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