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ID:18377808

大小:1.1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9-17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_第1页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_第2页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_第3页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_第4页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第一章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矿井概况常村煤矿隶属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开工建设,2009年8月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2011年生产原煤50万吨。矿井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开拓,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矿井主采煤层为二1煤层,二1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一、交通位置常村煤矿位于偃师市寇店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40″~112°39′44″,北纬34°33′34″~34°35′04″。南部以浅部煤层风化带、不可采边界及断层

2、与宿驾窑矿相邻,北部止于-6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东部基本以经周断层与常村二矿为界,西部与龙门矿以经线38368000为界,井田面积18.932km2。二、自然地理区内地形总体变化趋势为南高北低。最低点海拔+177.6m,最高点海拔+209.8m,相对高差32.2m。区内南高北低,总体应属低山丘陵地貌。三、水文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河流通过。第二节13采区范围及地质概况一、采区位置及范围常村煤矿13采区与11采区相邻,东以常村村庄保护煤柱为界,西以油赵断层为界,南到矿井技术边界,北至-300m等高线,设计标高范围为-120m~-300m。采区整体为长方形,平均走向长约23

3、90m,平均倾向长约918m,面积为2.19km2。46常村煤矿13采区拐点坐标如下:(1)x=3829204.918y=38372930.268(2)x=3829326.889y=38371519.077(3)x=3828594.468y=38371539.000(4)x=3829201.103y=38370660.246(5)x=3828542.333y=38370311.973(6)x=3828337.260y=38372803.514(7)x=3828540.176y=38373021.400二、对应地表情况本采区对应地表较为平坦,总体趋势为南高北低,西部有一南北

4、向冲沟,两趟高压线及三个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分别为偏桥村、毛村和油赵村。另由于洛龙新区建设规划,13采区西部均被压占,剩余部分多覆盖为农田。三、可采范围确定根据采区对应地表情况,考虑到村庄搬迁关系协调难度大且搬迁费用高等问题,13采区的可采范围大大缩小。其可采范围东以11采区采区边界为界,西以毛村村庄保护煤柱为界,北以偏桥村村庄保护煤柱为界,南以煤层露头保护煤柱为界,设计标高范围为-120m~-206m。东西长1234m,南北宽225m,面积0.37Km2,主要拐点坐标如下:(1)x=3828183.62y=38373037.40(2)x=3828538.77y=38372

5、686.91(3)x=3828761.58y=38371790.21(4)x=3829008.94y=38371829.63(5)x=3828732,43y=38373010.51四、采区勘探及资料情况常村煤矿13采区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现有勘探资料如下:1970年9月由127队提交的《河南省偃龙矿区偏桥、郭村、夹沟井田煤矿勘探最终地质报告》一份;2002年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编制的《河南省偃师市偏桥井田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查报告》一份;2007年1月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提交的《河南省偃龙煤田常村煤矿二1煤46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份。13采区可利用钻孔资料13个

6、(1704、1703、1802、1801、1901、1902、1903、2003、2004、2005、2101、2102、2103),目前矿井仅有7个钻孔资料,分别为1801、1802、1902、1903、1703、2102、2103钻孔。在可采范围仅有3个钻孔资料可以参考,分别为1901、1903、2003,3个钻孔中只有1903钻孔保存有钻孔柱状图。五、地质构造(一)地层井田内地层全部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根据钻孔揭露,地层自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分述如下:(1)寒武系上统崮山组(∈3g)下部为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7、中部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夹薄层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条带,总厚度约170.00m。(2)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平行不整合于∈3地层之上,下部为浅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中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偶夹薄层泥岩;上部为浅灰、灰色厚层状灰岩。平均厚17.84m。(3)石炭系(C)①本溪组(C3b)由灰、深灰色铝质岩及铝土质泥岩组成,鲕状或豆状结构,含黄铁矿散晶及结核,底部偶尔有山西式铁矿和石英细砾岩。本组厚1.48~16.04m,平均厚8.16m。②太原群(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