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

ID:18359903

大小:4.31 MB

页数:252页

时间:2018-09-16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_第1页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_第2页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_第3页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_第4页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_第5页
资源描述:

《庐山地理调查_作者:张根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更多资料参见E书联盟www.book118.com庐山地理调查张根寿林爱文王新生贺华中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更多资料参见E书联盟www.book118.com更多资料参见E书联盟www.book118.com前言前言庐山现在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庐山是科学名山、政治名山、文化名山、风景名山。庐山,雄踞于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西岸与长江南岸三角形之处。行政地域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南直线距离约20km处。庐山主体南北长约25km,东西最宽约10km;2包括山前低丘南北长约

2、40km,东西最宽约25km,面积约1000km(图1.1.1)。古代地理著作《禹贡》称庐山为“敷浅原”;《山海经》则名其为“南鄣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者,结庐于山上求仙学道,后人称其所居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亦称匡山,也称匡庐(在汉语里,庐即简陋的房屋)。庐山属淮南弧形山系,约七千万年以前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层褶皱隆起形成山体。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古老的庐山循东南侧和西北侧两大断裂强烈抬升,形成典型的断块山,挺拔于周围平原之上约1300m,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3.8m,在山地形态类型划分上,属于中山。从周围平原看庐山,平地拔起,巍峨峻峭,引

3、人入胜。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次在庐山发现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兴趣。从此,庐山成为在科学研究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名山。庐山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风景四季皆好:春色典雅,鲜花竞放;夏日凉爽,苍荫掩映;秋霞浓艳,万紫千红;冬换银装,玉树晶莹。可谓春游杜鹃红,夏览烟云飞,秋观丹枫美,冬赏雪压梅。庐山景貌,精凝为“春如梦,夏如翠,秋如火,冬如玉”。庐山被江湖环绕,山光水色兼具,岚影波茫并收。俊美的自然风貌,悠久的文化历史吸引许多的文人骚客来山游览、读书和隐居,如王羲之、陶渊明、李白、颜真卿、柳公权、苏轼、朱熹、岳飞、康有为

4、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来过这里,更加提高了庐山的声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学专业,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计算机地图制图专业每年到庐山进行科学考察和教学实习,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料,并且参考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庐山野外实习指导书资料。编写此书的目的,其一,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参考;其二,为辩证地、历史地了解庐山提供科学知识;其三,可供游旅者参阅。国内高等院校每年去庐山进行地理实习的达数十所,学生数千人。国内外还未见有关庐山地理调查

5、方面的教材,因此,需要有内容较为全面的、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教学的教材。该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本庐山地理教学及实习教材,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我们在总结多年庐山地理野外调查教学的基础上,提供了全面和详尽的庐山地理教学1更多资料参见E书联盟www.book118.com庐山地理调查实习内容,设计出了多条教学实习路线,目的在于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对庐山有一概括的全面了解。本书涉及内容以庐山区域为主,其原理亦可用于其他地区。庐山,吸引了不少学者对它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因而成果较多,地学界主要集中在庐山“冰川”是否存在过这一问题上,无论结论如何,科学工作者的研究

6、方法、探索精神和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书后附了几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全书共十章,由张根寿策划和拟定体系与内容,各章的主要编著者为:第一、二、三、五、九、十章、附录,张根寿;第四章,林爱文;第六章,贺华中;第七、八章,王新生。全书由张根寿统稿定稿。由于编著者学识和对庐山地区地理研究浅显,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教。编著者2004年2月于武汉2更多资料参见E书联盟www.book118.com目录目录第一章庐山地区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

7、⋯⋯⋯⋯⋯⋯(1)§1.2地质与地貌概况⋯⋯⋯⋯⋯⋯⋯⋯⋯⋯⋯⋯⋯⋯⋯⋯⋯⋯⋯⋯⋯⋯⋯⋯⋯(4)一、地质基础概况⋯⋯⋯⋯⋯⋯⋯⋯⋯⋯⋯⋯⋯⋯⋯⋯⋯⋯⋯⋯⋯⋯⋯⋯⋯⋯⋯(4)二、地貌概况⋯⋯⋯⋯⋯⋯⋯⋯⋯⋯⋯⋯⋯⋯⋯⋯⋯⋯⋯⋯⋯⋯⋯⋯⋯⋯⋯⋯⋯(6)§1.3自然地理概况⋯⋯⋯⋯⋯⋯⋯⋯⋯⋯⋯⋯⋯⋯⋯⋯⋯⋯⋯⋯⋯⋯⋯⋯⋯⋯(7)一、气候特征⋯⋯⋯⋯⋯⋯⋯⋯⋯⋯⋯⋯⋯⋯⋯⋯⋯⋯⋯⋯⋯⋯⋯⋯⋯⋯⋯⋯(7)二、丰沛的降水⋯⋯⋯⋯⋯⋯⋯⋯⋯⋯⋯⋯⋯⋯⋯⋯⋯⋯⋯⋯⋯⋯⋯⋯⋯⋯⋯⋯(7)三、垂直气候带⋯⋯⋯⋯⋯⋯⋯⋯⋯⋯⋯⋯⋯⋯⋯⋯⋯⋯⋯⋯⋯⋯⋯⋯⋯⋯⋯⋯(8)四

8、、丰富的植物⋯⋯⋯⋯⋯⋯⋯⋯⋯⋯⋯⋯⋯⋯⋯⋯⋯⋯⋯⋯⋯⋯⋯⋯⋯⋯⋯⋯(8)五、多样的土壤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