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356852
大小:58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6
《采矿学课程设计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序论一、设计目的1、 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2、 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3、 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二、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
2、简单,无断层,K1和K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版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三、课程设计内容1、带区巷道布置设计;2、带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
3、路设计。四、进行方式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本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附表1:设计带区综合柱状图柱状厚度(m)岩性描述8.60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4、-----8.40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0.20碳质页岩,松软6.9K1煤层,γ=1.30t/m34.20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7.80灰色砂质泥岩3.0K2煤层----------------------------------------
5、--4.60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3.20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2.20K3煤层,煤质中硬,γ=1.30t/m3。。。。。。。。。。。。。。。。。。3.20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s。。。。。。。。。。。。。。。。。。24.68灰色中、细砂岩互层设计说明书内容本人此次课程设计在遵循原有设计条件下选择带区准备方式进行设计,煤层平均倾角为12°,生产能力为180万t/a。第一章 带区巷道布置第一节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1、带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2、带区计算的工业
6、储量、设计可采储量分别为:(1)、带区工业储量由Zg=H×L×(m1+m2+m3)×γ(公式1-1)式中:Zg----带区工业储量,万t;H----带区倾斜长度,1100m;L----带区走向长度,3000m;γ----煤的容重,1.30t/m3;m1----K1煤层煤的厚度,为6.9m;m2----K2煤层煤的厚度,为3.0m;m3----K3煤层煤的厚度,为2.20m;Zg1=1100×3000×6.9×1.3=2960.10万tZg2=1100×3000×3.0×1.3=1287.00万tZg3=1100×3000×2.2×1.
7、3=943.80万tZg=1100×3000×(6.9+3.0+2.2)×1.3=5190.9万t/a(2)、设计可采储量ZK=(Zg-P)×C(公式1-2)式中:ZK----设计可采储量,万t;Zg----工业储量,万t;P----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C----带区采出率,厚煤层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这里C1=0.75,C2=C3=0.80。P1=30×2×3000×6.9×1.3+15×2×(1100-30×2)×6.9×1.3=189.45万tP2=30×2×3000×3.0×1.3+15×2×(1100-
8、30×2)×3.0×1.3=82.37万tP3=30×2×3000×2.2×1.3+15×2×(1100-30×2)×2.2×1.3=60.40万t(P包括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和左右两边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ZK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