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ID:18356499

大小:2.28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9-16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_第1页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_第2页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_第3页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_第4页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8八下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壶口瀑布R·八年级语文下册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美。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3.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4.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点击图片播放走近作者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字词积累告诫推搡霎时驰骋寒噤迂回震耳欲聋jièsǎngshàjìnyūchíchěnglóng【寒噤】寒战。【潺潺】溪水、

2、泉水等流动的声音。【出轧】从轧钢机里出来。【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第二部分(第3—4段)】写作者枯水季节看到的壶口瀑布。【第三部分(第5—6段)】由水写到石,再到写黄河博大宽厚的性格进而写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枯水期壶口瀑布细节感知1.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听觉】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雾气弥漫、“像

3、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感受: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2.作者是如何将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描绘出来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3.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各有什么特点?“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上游通过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奔腾激越的情势。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

4、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龙槽壶口(1)“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运用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点,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2)“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是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3)“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

5、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眼前的河水(3)“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的窟窟窍窍……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切出一道深沟。”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河水坚强,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4.作者为什么再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5.小结壶口瀑布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节观看感受雄壮伟大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刚柔相济坚韧不拔探究学习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想到了人——“我突然陷入了沉

6、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到民族的精神——“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2.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怎样理解文章第六自然段?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所表

7、达的情感。概括了黄河伟大的性格,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他由黄河的“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和“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3.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为什么作者会从壶口瀑布想到中华民族?作者写黄河不仅将它作为一条河来写,还赋予它一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者借景抒情,歌颂黄河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设计由水想到个人融景生情,情景交融相似联系什么景,什么情由个人想到民族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滴石穿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