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342353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6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1.祝青山《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境域问题探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2.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3.杨建强何跃《关于虚拟认识的主体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1月4.苏宏斌《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5.粱俐《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6.杜以芬《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7.翟源静《当代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8
2、.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9.关丽娜《对认识间接性的再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0.李金锴《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邓喜道《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12.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3.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4.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
3、四期15.龚振黔《认识的特性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6.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17.胡祎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18.王 淼《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19.肖兴燕《主体与客体的辨证法》,《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3期20.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621.封来贵《论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
4、001年4月22.黄小寒《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23.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求索》2001年5月24.林建成《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查庆《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3.高岸起《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4月4.卢红《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
5、二期5.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哲学与现时代》2007年第1期6.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7.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石义斌《试论主客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新东方》2001年1月9.李诚《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宜宾学院学报》 2002年7月10.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11.吴君《试论认识的二重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12.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江西社
6、会科学》2002年第8期13.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14.袁明霞《为认识的主体性正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15.高家方《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及其与主客观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16.罗晓梅陈纯柱《对认识发展总过程的新思考》,《长白学刊》1999年11月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观点摘录一、“认识的主体”的内容主体性源自主体。在哲学意义上,主体、主体性,是分别与客体、客体性相对应的概念范畴。主体是认识对象化活动中居于认识的主动地位的实体。在历史认识活动中,观察、思
7、考、描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的历史认识者构成历史认识的主体,而那些被观察、研究的特定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则构成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学家等历史认识者并不总是扮演历史认识主体的角色,只有在从事以特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为认识对象的具体认识活动时,他们才能成为历史认识的主体,而且准确地说是对于他们那些特定认识对象的主体。——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主体性是主体的本性,它主要表现为在遵循一定的自身与外在原则和尺度的前提下,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具有的各方面状态与特征的总和。事实上,如果抛弃或弱化了这些蕴涵于主体之中的最主动、最活
8、跃的认识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