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

ID:18332006

大小:9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6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_第1页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_第2页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_第3页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_第4页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司法考试宪法的历史、渊源与规范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词源、宪法与法的关系  1、古代中国宪法的词义没有根本法和组织法之意;古代西方宪法的词义侧重于组织法。  2、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意义上使用代表人物是郑观应(《盛世危言》)。  3、宪法与法的关系:(1)宪法是法,具有法的所有特征;(2)宪法是根本法,地位高。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根本法、权利保障书、民主基本形式(一)宪法是国家根本法。1.内容2.效力(1)依据(2)准则3.程序(广义)(1)机关(2)程序(狭义)(二)宪

2、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根据(为什么这么说):现实根据、历史根据、内容根据1、从现实作用来看,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宪法是为了确认反封建斗争取得的权利而制定的;3、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就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相关名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2006-1-11)列宁: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以上两句均指“保

3、障公民权利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1、理论根据:(1)从发生学角度看,民主事实普遍化是宪法产生的原因之一。(2)宪法基本内容是权力与权利,这也决定了宪法是民主的形式。(3)由于宪法是根本法,故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不是一般的形式)。相关名言:毛泽东: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以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此句指“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2、宪法与民主的冲突及解决:(1)冲突不

4、可避免(2)多数人暴政a.程序纠正(违宪审查、宪法解释、宪法诉讼等)b.实质纠正(兼顾少数,以人权作为民主的底线)  三、宪法的本质  宪法的本质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四、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一)宪政的概念:一种政治运作的形态,指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政治,其实质是宪法的实施。  (二)宪政的要素与特征  1、宪政的要素(2003-1-45)制宪是前提、民主是内容、法治是结果、人权是目标  2、宪政的基本特征:实施是途径、限权是精神、权威是表现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前提与过程、重静与

5、重动、规范与现实、方法与目标。  五、宪法的分类 分类标准具体类型各自特征典型国家提出者(一)传统分类是否有统一法典形式成文宪法具有统一法典形式1787年美宪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宪是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英国J·蒲莱士不成文宪法没有统一法典,散见于法律、判例、惯例英国为代表,由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制定修改是否更严格刚性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绝大多数国家柔性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以英国为代表宪法制定机关不同钦定由君主或以君主名义制定颁布1814法宪、18

6、48意宪、日本明治宪法、中国钦定宪法大纲(2006-1-10)民定至少形式上以民意为依归,追求民主政体大多数国家协定由君主与国民(或其代表机关)协商制定英国《权利法案》、法国1830宪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资本主义国家(二)马克思主义分类国家类型与阶级本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家的宪法社会主义国家注意:1、英国既是柔性宪法国家,又是不成文宪法国家。2、列宁:“当法律同现实脱节的时候,宪法是虚假的;当它们是一致的时候,宪法便不是虚假的。”此句指对宪法的分类应当以宪法是否与现实相一致为标准进行。第二节 宪

7、法的历史发展  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原因。  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  2、政治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  3、思想原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  二、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钦定第一宪,临时唯一资  (二)新中国宪法基本脉络  一个纲领、四部宪法、一共六次修改、现行宪法四次修改。  一个纲领:1949年《共同纲领》

8、  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1979年局部修改、1980年局部修改)  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1988年第一次修改、1993年第二次修改、1999年第三次修改、2004年第四次修改  附录:一个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四部宪法(1)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