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ID:18316309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6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_第1页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_第2页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_第3页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_第4页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1、什么是最小养分?什么是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最小养分:相对于作物生长的需要量而言,土壤中供应能力最差的那种元素称为最小养分。   最小养分律:即使土壤中其它养分非常充分或施用非最小养分的肥料,作物的产量仍然难以提高,只有补充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这个规律称为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最小养分律是关系到正确选择肥料种类和科学施肥的规律,运用它指导施肥,就能不断地培肥地力,保持土壤养分比例的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肥料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作

2、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作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综合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模型)四种。   (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出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群众的经验,群众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推广。缺点:有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只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基本是一种半定量化的方法。   (2)目标产量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目标产量配方法又包含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①养分平衡法: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养分处于

3、动态平衡,因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供肥量”,通常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加以调整,面校正系数。   ②地力差减法: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点。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同时,空白田产量是构成产量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无法代表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对土壤的依赖率愈大(即作物吸自土壤的养分越多)时,需要由肥料供应的养分就越少,可能出现剥削地力的情况而有能及时察觉,必须引起注意。   (3)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的优点与缺点。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又包含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养分丰缺指

4、标法,氮、磷、钾比例法。   ①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优点是,能客观地反击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度高,反馈性好。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   ②养分丰缺指标法: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差,一般只用于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定肥。   ③氮、磷、钾比例法: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也容易为群众所理解。缺点是,作物对养分吸收的比例和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实用上不一定能反映缺素的真实情况。由于土壤各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因此,作为补充养分

5、的肥料需要量只是弥补了土壤的不足。   总之,三类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并不互相排斥。形成一个具体配方施肥方案时,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参考其它方法,配合起来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收各法的优点,消除或减少存在的缺点,在产前能确定更符合实际的肥料用量。      (4)综合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模型)四种的优点与缺点。优点:继承了养分平衡法的优点,但是集成了多种作物生产影响要素,推荐结果更加稳定;集成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优点,推荐施肥和肥料的增产作用直接挂钩,推荐施肥量准确,也能同时推荐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等施肥指标和GIS链接后,可以对任意大小区域进行施肥推荐,符合精准施肥的要求。覆

6、盖区域大。缺点:试验规模大,需要大量背景资料,对技术要求高,是其主要缺点。   3、养分平衡法或目标产量法的几个参数有什么意义?如何获得这些参数?如何利用养分平衡法公式推荐施肥?   养分平衡法或目标产量法的参数包括化学测定的土壤养分含量(A,mg/kg)、作物的吸收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K)、化学测定的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各参数的意义:   化学测定的土壤养分含量(A,mg/kg):表示当季土壤可供给作物的养分量。   作物的吸收量:形成单位经济产量,作物需要吸收的养分数量。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k值:为了使土壤养分的测定值转化为作物的实际吸收的养分量,需要乘以土壤养分校正

7、系数。   化学测定的肥料养分含量:当季所施有机肥或化肥的养分含量。   肥料利用率(%):不同质地、肥力的土壤上肥料利用率明显不同,不同类型肥料的利用率明显不同,不同地区肥料利用率明显不同,故肥料利用率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养分平衡法或目标产量法各参数的获得:在各参数中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的吸收量、肥料养分含量可在实验室通过化学测定很容易地获得,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k值、肥料利用率(%)需要通过田间试验才能获得。   (1)土壤养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