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

ID:18305120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6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_第1页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_第2页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_第3页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_第4页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首页课程概况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演讲议题教学视频教学成果信息反馈首页胡中雄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并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大致分成三大类:第一类称为环境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滑坡等;第二类称为环境卫生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等;第三类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等。袁建新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涉及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卫生

2、工程、环境工程、土壤学、地质学、水文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地质、采矿工程以及农业工程学等。龚晓南环境岩土工程是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罗国煜环境岩土工程属于环境地质学范畴,并将环境岩土工程分为区域环境岩土工程和城市环境岩土工程。施斌环境岩土工程学是用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防止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岩土环境的恶化,分析和评价环境与各类岩土工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改善城市和人类环境的运行和生活质量,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3、展。环境岩土工程除了需要力学基础外,还需要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课程概况学分:2总学时:32(其中,讲授学时:22研讨学时:10)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别:一般课程(C)课程级别:先修课程: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方向)内容简介: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填埋场的调查与评价、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现代卫生填埋场

4、的设计与计算、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固体废物利用研究等。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土木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建立开发建设中的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的同时,着手致力于开展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并讲演的方式完成。教学大纲《环境岩土工程学》(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演讲课

5、。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土木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在建立开发建设中的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的同时,着手致力于开展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并讲演的方式完成。二、适用专业地质工程专业。三、先修课程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环境岩土工程学的概念,掌握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类。2、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掌握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污染

6、形式。3、了解填埋场的选择与勘查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污染土的检测与监控。4、掌握深井灌注、卫生土地填埋及安全土地填埋等处置方法。5、掌握现代卫生填埋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6、掌握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法。7、掌握打桩、基坑开挖、地下工程、抽取地下水及采空区沉降变形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8、掌握洪水、地震、火山、海岸灾害与岸坡保护、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9、掌握粉煤灰、煤矸石及煤渣等固体废物的工程利用。五、课程的教学内容1绪论1.1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1.2环境岩土

7、工程学的基本概念;1.3环境岩土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分类;1.4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现状。2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2.1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2.2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2.3固体废物的污染形成。3填埋场的调查与评价3.1填埋场的选择与勘查;3.2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3.3污染土的检测与监测;3.4填埋场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4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4.1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及途径;4.2深井灌注;4.3卫生土地填埋;4.4安全土地填埋。5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5.1城市垃圾的分类;5.2现代

8、卫生填埋场系统的设计;5.3现代填埋场的边坡稳定分析;5.4卫生填埋中的沉降计算。6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6.1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6.2放射性废水的管理;6.3浅地层处置;6.4高效废物深地质处理;5.5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及其标准。7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7.1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7.2基坑开挖造成地面移动或失稳;7.3软土隧道推进时的地面移动;7.4油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