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

ID:18295746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6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_第1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_第2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_第3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_第4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

2、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3、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

4、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工人闻风响应,纷纷投向革命,众至数万人,长江中下游同时震动。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瑛、杨卓林等回长江一带,请求响应。清廷急调湘、鄂、赣等省清军围剿革命军。革命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刘道一、萧克昌、蔡绍南及群众数千人。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设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于香港,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秘密据点数十处。4月初,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会员中挑选八百名敢死志士,组成先锋队,准备于13日分十路进攻总督署各要地。后

5、因人员及军械未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改十路为四路进攻。当日下午,黄兴率先锋队一百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遁。后与李准卫队相遇激战,黄兴中弹断右手两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仅剩黄兴,渡江到河南脱险,化装逃往香港。事后有人收得此役中的殉难者的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华兴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创立于长沙,并专设同仇会联络会党。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同心扑满,当面清算”为号召。次年11月拟在长沙、常德、湘潭等五路同时起事。相约湖北革命党即时响应

6、,占领两湖,再图北伐。署湖南巡抚陆元鼎侦悉,于计划起义前二十余日,大肆捕杀党人。黄兴易装逃往上海,旋赴日本。1905年8月,与兴中会、光复会等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共进会: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中国革命团体,同盟会会员张百祥、邓文、刘公等先后任会长,自称是同盟会的革命实行机关。为联络会党,将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1908年至1909年,湖北籍共进会会员孙武、刘公等先后回国,在汉口设湖北共进会机构,积极在新军和会党中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9月,与文学社联合组成准备武装起义的临时指挥部,参与发动和领导了10月10

7、日的武昌起义。立宪派: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大资产阶级和部分官僚地主利益的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有张謇、汤化龙、谭延等。主张在不损害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和平改革,反对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1909年以后,立宪派以各省咨议局为基地,发起多次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1911年4月,皇族内阁成立。五月铁路国有法令颁布,立宪派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排挤和打击,开始对清政府表示绝望,转向正在兴起的人民反抗运动。辛亥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纷纷投机或转向革命,获取胜利果实。“皇族内阁”:1910年清廷宣布

8、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国会召开前,先设责任内阁。1911年5月诏改官制,废军机处,置责任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载泽、载洵、荫昌、绍昌盛宣怀等十人为各部大臣。以上十三名内阁成员中,满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