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78056
大小:6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微电子技术是一门()A.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C.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D. 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2.所谓加密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 ()还原成明文。A.加密钥匙. 解密钥匙B.解密钥匙. 解密钥匙C.加密钥匙. 加密钥匙D.解密钥匙. 加密钥匙3.DNS(域名系统)完成的工作是从一种容易记忆的网络服务器名到计算机容易
2、处理的()之间的映射。A. 域名地址B. URL地址C. 主页地址D. IP地址4.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课题的是()A. 生化战剂的洗消B. 危险废物的生物降解C. 生物除漆、生物防核污染及微生物冶金D. 以上所有5.卫星通信的特点有()A.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小,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输容量大,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B.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受地形条件限制,传输容量大,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C.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输容量大,建设周期长,可靠性高D.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不受
3、地形条件限制,传输容量大,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6.下列()不是虚拟现实的表示方式A. 全景B. 仿真C. 物体D. 场景7.通信科学和网络科学比可计算模型和软件理论发展快,因此加快了()的转变。A. 从图灵计算到网络计算B. 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C. 从网络计算到分布式计算D. 从图灵计算到云计算8.下列关于物联网说法错误的是()A.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B. 物联网不仅指基于RFID技术的传感网C. 物联网基于专用网络而非互联网D.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9.以下()
4、是不正确的。A. 多媒体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后,提高了压缩比B. 多媒体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后,产生了不可逆的信息损失C. 多媒体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后,可无失真恢复原始数据D. 多媒体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后,产生了图像的失真10.下列对软件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软件配置独立于硬件B. 软件配置影响系统功能C. 软件配置影响系统性能D. 软件配置受硬件的制约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高密度固定在互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包括()A、基因片段B、CDNA片段C、多肽D、蛋白质2.多媒体系统整
5、个分成六层,下列之中属于软件系统的是A、应用系统B、编辑创作系统C、素材制作工具D、多媒体系统外围设备3.虚拟现实系统,其主要特征包括()。A、多感知性B、浸没感C、交互性D、构想性4.计算机与网络定律有()A、摩尔定律B、贝尔定律C、吉尔德定律D、麦特卡尔夫定律5.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包括()A、操作系统安全隐患B、网络协议安全隐患C、数据库安全隐患D、网络设备安全隐患6.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其特点是()A、传输频带宽B、通信容量大C、抗电磁干扰能力强D、传输速度快7.按照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6、集成电路可以分为()A、模拟集成电路B、数字集成电路C、半导体集成电路D、薄膜集成电路8.物联网的支撑网络包括()A. 短距离无线通讯网B. 长距离无线通讯网C. 短距离有线通讯网D. 长距离有线通讯网9.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A、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B、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C、用数字统一处理地球上的所有问题D、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宇宙的信息10.软件技术的发展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A、软件的工程化开发方法
7、B、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趋重要C、网络化正在成为研究. 投资的热点D、个性化的交互技术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能够成为生物芯片固相递质的材料有()A. 硅片B. 玻璃片(珠)C. 塑料片(珠)D. 凝胶E. 尼龙膜2.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有()A. 多媒体的编码与压缩B. 多媒体的硬件支持C. 多媒体软件D. 宽带网络支持E. 多媒体系统的同步与集成3.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有()A.破坏性B. 知识性C.隐蔽性D. 广域性E.时空分离性4.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的科学A. 信息获取B.
8、 传输C. 存储D. 处理E. 输出5.移动通信的特点A. 移动性B. 电波传播条件复杂C. 噪声和干扰严重D. 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E. 要求频带利用率高. 设备性能好6.智能交通系统产生的效果主要有()A. 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B. 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C. 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D. 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