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57648
大小:3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总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例如:生物包含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遗传多样性例如:各个金鱼品种,各个菊花品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例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
2、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沙漠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盐碱土荒漠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圈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二、生物的特征:应激性例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生长例如:幼苗长成大树繁殖例如:蜻蜓点水新陈代谢例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能使生物“趋利避害”例:向日葵花的向日性,含羞草等2、生长发育: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3、繁殖和遗传:例:母
3、鸡生蛋、熊猫产仔等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命的标志,是生物与非生物 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才有生长、繁殖、应激性等。新陈代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现象都是新陈代谢。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非生物因素例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湿度等。生态因素相互帮助(如企鹅孵卵)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相互斗争(如雄鹿
4、之间的生物因素争斗)互惠互利(海葵与蟹)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捕食关系(狮子与鹿)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害的:如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化肥等流入湖泊后,一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一、林奈与生物分类分类学之父---林奈分类方式:界、门、纲、目、科、属、
5、种等。二、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是由猿类演化而来,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发展史的理解。三、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四、DNA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今天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是:林奈对生物的描述和分类。今天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
6、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是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主要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注意:运用实验法进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三章细胞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7、单位。科学家们常常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一面平面镜,一面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8、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5)收放二、显微镜的使用要注意: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倒。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移到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往相同方向移动2、物像放大倍数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