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

ID:18255892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三心理暗示的魔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讲义心理暗示的魔力【教学理念】有句外国谚语是:“Confidenceisthekeytosuccess.”意思是:“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同样,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而要成功,努力固然很重要,但自信也是必须牵手的一个伙伴。所以如何在心理老师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学生寻找自信,提高自信,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我们引入了“心理暗示”的概念,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心理暗示。2、了解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3、学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2、:充分认识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对人的巨大影响。2、难点: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教学方式】班级游戏活动、故事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游戏与故事【教学内容】一、课前热身1、目的(1)体验得与失的心情(2)探讨如何在得失之间取得内心的平衡2、一般说明(1)人数:十五人(2)时间:二十~三十分钟(3)材料:二十五粒小石头(4)场地:宽敞的空间3、实施程序(1)第10页共10页心理健康教育讲义介绍规则:本活动适合十五位成员参加,分为五组,每三个人编号为一、二、三,各组围成一圈,在每组前面地上各画个圈代表宝库,库中放五颗石子代表钻石,当辅导员喊一时,则各组一号出列,立刻到别

3、组去抢钻石并放回自己的宝物中,每次只能拿一颗,其他成员可在旁观看或加油,但不可保护自己的宝库,一分钟即停止,算算看哪一组的钻石多,一号活动后,接着二、三号,若要增加场面的热闹,可一次叫两个号码,则场中便有十个人同时参与活动,本活动可使成员亲身体会辛苦抢来的钻石刚放下,就被别人抢去是怎样的滋味。(2)进行活动。(3)讨论刚才的经验。4、注意事项准备小石子,每组五颗,大小差不多二、列举案例,导入主题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刘翔开始。在110米栏决赛开始前,当所有队员都在起跑前做准备的时候,刘翔却一个人用手指着跨栏,口中念念有词。赛后,刘翔也揭开了这个谜底,他说“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吧,我

4、希望能够籍此获得力量。”有一个脸上长着一大块胎记的女孩从小因为这个胎记被人嘲笑,父母也不喜欢她。有一天她的一位老师告诉她,那胎记其实是上帝的印记,因为她是上帝的宠儿,所以有这么一个胎记。这个女孩记住了老师的话开始发奋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也改变了旁人看她的眼光。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以一死囚犯为样本,对他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愿意这样做。实验在手术室里进行,犯人在一个小间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个大间。他听到隔壁的护士与医生在忙碌着,准备对他放血。护士问医生:“放血瓶准备5个够吗?”医生回答:“不够,

5、这个人块头大,要准备7个。”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水顺着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犯人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经休克,滴了5瓶他已经死亡,死亡的症状与因放血而死一样。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1983年,有一位美国击剑运动员,知道在将举行的比赛中会遇到一位曾经两次击败过自己的古巴选手,因而缺乏信心。心理学家为他反复播放一段讲话,叙述在未来的比赛中,为什么那名古巴选手反而一见他就害怕的理由。他听了几十次,越听越有道理,便从害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在泛美运动会上战胜了对手,夺得了冠军。第10页共10页心

6、理健康教育讲义教师提问: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悟出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谁都有困惑、沮丧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每当我感到失落、压抑、困惑、不自信的时候,我就闭上眼,想像自己站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顶天立地,天地之间唯我一人。在静静站立的我的脚边,有三山五岳,有世间万象。心中勾勒出一个自我的高大形象,让自己一下子就有了面对这世界的信心,有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负作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则能够激励人、鼓舞人。三、心理暗示概述1、概念:暗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

7、,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2、从这里可以看出,心理暗示有类别。心理暗示的类别: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暗示有积极暗示也有消极暗示。积极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启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