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

ID:1825529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摘要: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模式的形成既是国家对社会治理的一种机制,也是国家从社会获取资源的结构方式,并因此形成了我国立体稳定的社会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社会结构依旧在发挥其作用,同时这种结构的存在也引发了农村社会内部关系的变化。  论文关键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社会治理;农村社会  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演进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建国后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等

2、方面的建设,在历史发展中经过一定时期的沉淀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制度的特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新中国建立之始,我国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在城市进行工业建设,之后经历反右、大跃进、文革,直到文革结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并不是很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建国初期城市和乡村在经历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平等、工农一家的观念弥合了实际存在的城乡差别,国家在消灭剥削阶级的前提下提出以工农作为其阶级基础,因此当时农民进城当工人是很合乎情理的事情此后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客观上促进了工农

3、之间的交流,固化了工农平等的观念;二是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实际上是存在的,但这种差别在当时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反而容易被人们忽视。农村有福利化的教育和医疗,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尽管落后但实际平均到个体农民身上的负担反而较轻因贫富水平比较均衡,在人们意识中容易形成城乡差别较小的认识。也就是说城乡差别虽在文革结束之前就已经实际存在,但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得城乡差别并没有为人们真正感受到。  研究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特点,可以把城乡关系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阶段(1949—1957)、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58—1978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变化(1979年至今)。另外,研究者还对建国初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做了广泛探讨,并提出建国初期我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了在短时期内改变国家不稳定、贫穷、落后的面貌,采取城乡二元的制度设计是出于一定的权宜考虑;而结合历史上党在解放区实施的经济、政治措施来看,其自有政策延续的痕迹。从这个角度看,建国初期的城乡二元设计有其特殊性与合理性的一面。还应该看到,建国初期城乡二元的制度设计只是整个社会制度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相呼应的是整个社会构架在短时期内的迅速形成和稳定。  建国后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事实上不但没能从根本上触动城乡

5、二元结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在农村社会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出条与块、条和条、块与块的特点;在政权结构上县下有公社,公社下有大队。而大队机构的设置好似政府体系和职能的微缩,大队下设有村的管理机构,一个大队管辖若干个小队,小队有队长,大队有书记对公社一级负责,每个有地缘关系的大队在地域上接壤,属于不同的块,同一级别的小块组成了高一级别的大块,条的关系也在向上延伸。这种模式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公社改乡(镇)时才有所改变。但这种变革随之也带来新的条、块分割问题。这种社会治理结构和模式在客观上与城乡二元社会机制相互呼应、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强化了二元结构的

6、特征,虽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和社会风浪,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触动城乡二元结构,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对已经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体制框架及演进的社会制度的依赖。这是一种双重互相推动的依赖。一方面,这种依赖不仅强化了社会结构的稳定而且也使得这种稳定性继续延展和扩大,另一方面,稳定性反过来又作用于制度的演进,从而显现出一种明显的路径依赖。如果说最初形成二元特点的体制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合理性则逐渐变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在这当中并不排除国家在1953—1957年乃至后来国家发展重心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对农村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这种负面效应在1984年以后随着改革重心向

7、城市的转移又再一次的被重复。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承包到户把农民从大集体中解放出来、农民短期内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之后,国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持续深化改革。  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国家对社会治理的一种机构模式,是国家获取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效链条,也是国家政策、法令、意志、社会福利向下输送的通道。每一个条所在的级次都是一个输送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平行展开的块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社会构造,即地域性、民族性的差异,他们分享不同的社会福利向国家输出不同的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