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

ID:18242127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5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_第1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_第2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_第3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_第4页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备课人:吴红伟[解读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点难点:1、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创设情境]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这一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沉寂的中国在政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思想领域更是翻江倒海-----。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文字内容。

3、问题1: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学生归纳:向西方学习。[师生互动]列举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主要历程代表主张背景意义特点开眼看世界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关注世界;思想启迪。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早期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

5、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一、“开眼看世界”主要历程代表主张背景意义特点开眼看世界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关注世界;思想启迪。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思考: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思考: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

6、析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发展要素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析填表:主要历程代表主张背景意义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

7、、左宗棠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思考: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张之洞(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

8、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1、两派的异同相同:阶级属性:地主阶级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不同:手段不同,对待西方事物的态度不同2、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3、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4、失败的原因:(1)列强的破坏(2)顽固派的阻挠(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