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

ID:1823449

大小:1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_第1页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_第2页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_第3页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_第4页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及土料的选择根据坝体各部分的工作条件,合理的选择性能相应的石料布置区域。土石坝的构造主要包括坝顶、护坡、防身体、排水体。1、坝顶为了防止渗体干裂和雨水冲蚀,满足维护和防汛要求,坝顶应做护面。护面宜为柔性的,以适应坝顶变形和及时发现坝体裂缝。护面多采用密实的砂砾石、沥青碎石等,坝顶高程为181.8m。为排出雨水,坝顶应做成向两侧或一侧的横坡,坡度为2%—3%,本设计采用3%。坝面末端设纵向排水沟,以汇集坝顶雨水,排水沟尺寸为0.20.2m。坝顶上游设置防浪墙高程为183m。防浪墙用浆砌石建造,墙高1.2m。坝顶下游侧

2、设边石,边石采用浆砌石修筑,厚0.4左右,坝面高出路面约0.2m,边石内每隔70m设排水孔,以将坝顶排水沟内汇集的雨水经坝面排水沟排至下游。祥图见图6—1。图1坝顶细部构造2、护坡土石坝的上游面要承受波浪淘刷,冰层和漂浮物的撞击,顺坡水流的冲刷等破坏作用。下游坝面受雨水,大风,冻胀干裂,尾水部位的风浪,冰层,动植物等的破坏作用。因此上下游坝面都应设置护坡。护坡范围:上游坝面护至坝底,下游坝面需全部护砌,由坝顶护至排水体顶部。(1)上游护坡:上游采用浇混凝体防冲板护坡。迎水面护坡混凝土板厚0.3m。护坡下设垫层分别为0.3m厚的碎石和

3、0.3m厚的砂砾石。护坡在底部和马道处应适当加厚,并嵌入坝体或坝基。见图6-2.图2上游混凝土护坡(单位CM)(2)下游护坡下游护坡采用干砌石,厚度为0.4m,下面设厚度为0.3m的碎石垫层,护坡范围至排水体顶。见图6-3。图3下游干砌石护坡(3)坝面排水为防止雨水冲刷,下游坝面应设置纵横连接的排水沟,沿坝体与岸坡结合处,也设置排水沟以拦截山坡上雨水,纵向排水沟沿马道内侧布置,用浆砌石做成梯形。横向排水沟每隔100米设一条。见图6-4。马道图4坝排水体平面图3、排水体排水体设置土石坝防渗后仍有一定量的渗水,故在坝体下游部分还必须设置

4、排水设备,其作用是控制和引导渗流安全地排水出坝外,降低坝体浸润线及孔隙水压力,增强坝坡稳定,保护下游坝坡免受冻胀破坏.排水体由块石及其反滤层组成,要求其具有充分的排水能力,不堵塞,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由地向下游排出全部渗水,块石与坝体,坝基结合处的反滤层应安全可靠,以保证坝体和坝基不发生渗透破坏,并应便于观测和坡度修.其常见坝体排水型式有:贴坡排水,棱体排水,褥垫排水,管网式排水及综合排水.综合考虑本设计采用棱体排水.棱体排水可降低坝体浸润线防止坝坡冻胀,保护坝脚免受尾水淘刷.且对坝坡有支撑作用,增强坝坡稳定性,是一种可靠有效应

5、用广泛的排水型式.而且其石料用量大,本地区石料丰富,恰好适用,节约造价.本项目下游坡脚用块石堆成棱体,棱体顶应高出下游水位超出高度应波浪爬高,且对于Ⅰ级坝应不小于1.0m并应保证坝体浸润线位于下游坝面冻层以下。本项目取110m。棱体内坡由于施工条件确定坡度为1:1.5。外坡为1:2.0.具体见图54、坝体与坝基防渗设计本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斜墙,将其布置于剖面偏上游处.沥青混凝土材料渗透系数小,容易满足防渗要求,但其抗剪强度低,施工受气候影响大,采用薄心墙式.墙顶高程为181,考虑机械施工要求,墙顶厚度为1m.顶部保护层厚度为1.5,

6、大于当地多年平均最大冰冻厚度1m.两侧边坡取1:2.5,1:2.0。坝基设混凝土防渗墙,厚度1m.5、土石坝土料的选择土石坝是就地取材的建筑物。筑坝地点大都贮藏着几种土料,因此选择一种或几种土料作为筑坝材料,是设计土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坝体各部位不同的工作条件,合理选择性能相近的土石料及布置组成,不同的部位对土石料的选择及布置有不同要求。5.1坝壳对土石料要求⑴填筑坝壳的土石料,应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以减少坝体内孔隙压力和渗透力⑵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以减少坝体工程量。⑶具有一定的抗渗稳定性,不易发生管涌,土石料级配要求好,不均匀

7、系数宜大些。⑷应具有较好的抗震稳定性,不易遇震发生液化。基于上述要求,坝壳材料采用石渣料。5.2防渗体对土石料的要求⑴应具有一定的不透水性,要求渗透系数K

8、75或0.85,岩石孔隙率不大于3%,吸水率(按孔隙体积比计算)不大于0.8,容重应大于22,可采用块石、碎石和砾石。基于上述要求,排水设施采用棱体排水,护坡采用干砌石。5.4反滤层的结构布置反滤层应具备以下要求:⑴未经风化与溶蚀,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