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2154
大小:4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治理结构转型与ngo的角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治理结构转型与NGO的角色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中国正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国际趋势相适应,“治理”模式意味着不仅是政府,而且是一系列公共行为主体以多元的方式共同承担起对其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其中,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简写NGO)作为治理的主体之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论文讨论了NGO的特性及其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角色,同时阐述了中国NGO目前发展的困境,最后指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理
2、结构,需要政府、NGO及其它主体间合理分工、合作制约,形成良性伙伴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还应该特别注意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关键词:NGO,治理转型公共部门管理变革与中国的治理结构转型20世纪70年代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的危机引发了普遍的行政改革浪潮,“公共管理”被作为继传统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分析之后的第三种公共部门管理模式提出,与之相应的是“治理”的概念,它意味着公共事务不再仅是政府统治的范畴,人们认识到,包括非政府组织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一系列公共行为主体必须以多元的模式承担起对其共同事务管理的责任。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是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革命,核心是打破了公共部门与私部门在管理理念
3、上的截然分界,但它引起的不简单是一种管理手段的变革,同时也是对整个公共管理部门格局的重新认识,它由公共行政学对组织内部的关注转向外部,开始探讨实现公共部门有效管理中不同的实施主体,各自的定位、分工和各自适当的角色,它反映了整个公共管理格局的变化。正如世界银行1992年一份报告中说:Governance的核心涵义是政府的职能应该从“划船”向“掌舵”转变。换言之,有更多的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将从政府权威转移到其他社会公共部门甚至私营部门,不同部门的权力相互依赖,彼此形成“伙伴关系”,在一种持续的、互动的过程中达成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变,而当这种理念一旦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4、,“赋权”的过程一旦产生,不同的管理主体便会体现出其各自的能动性,参与到管理过程,也就影响着治理的效果。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改革始于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的突破,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规,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进入改革的深化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国际上治道变革的趋势,“政府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其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各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互动的、政治民主化、社会自治化的新格局。这不仅是政府机构的调整,而且是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的变迁,中国社会在由国家集权的“整体性社会”向社会自治的现代“公
5、民社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NGO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结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新时期的公共管理格局,必须是基于已有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尤其在加入WTO以后,面对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将进一步走向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改革和治理结构转型的发展道路。促动中国公共管理格局变化的因素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始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蕴涵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的能量和多样化的需求,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走向了开放化、市场化和多元化。随着社会私部门的形成,对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的需求不断增高,为整个社会走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多元
6、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第二,在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的政府职能转换过程中,大量公共管理职能从政府部门转移出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将会进一步触动原有单位体制的核心,一些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职能逐渐社会化,走向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道路。地方政府创新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加速整个社会的民主化和多元化进程,这些分化出的资源和公共职能需要由公民有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体系来承接。第三,社会改革必然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不公平,尤其在对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方面,是政府所顾不及的,需要形成新的模式来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公正。第四,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与国际社会接轨
7、,对政府部门的冲击也是较强的,单一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将难以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冲击,这使得社会自组织与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第五,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的进程中,公民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公民民自由、自主、自治和志愿服务的意识逐步培养和觉醒起来,这也为社会自治,向多元治理模式的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二。NGO的特性及其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中国社会的开放和治理结构变革也与国际趋势相适应。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NGO作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