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

ID:1817721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关于世纪转折点对中国未来的两种规划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摘要: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明恩溥与辜鸿铭眼里的中国人分别是:缺乏现代意识的中国人与重心灵或情感生活的中国人。他们对中国未来的规划分别是:“以基督教救中国”,以及“保(孔)教卫国”、使中国免沦为殖民地。  论文关键词:明恩溥;辜鸿铭;基督教;保教卫国   一、引言  所谓“国民性”,即民族性格之谓。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叶,随着中西方实力的消长,西方人的中国观发生了重

2、大变化。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由一个神秘、富庶而文明的国家变为一个未开化的”老大帝国”。有两部英文著作对后来的国民性研究以及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想象,有很大的影响力:一本是1894年出版的明恩溥著《中国人的气质》(ChineseCharacteristics),另一本是以《中国人的气质》为潜在的对话者的、1915年出版的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  二、世纪转折点的看中国人国民性的两种视角  (一)明恩溥眼中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明恩溥(1845-1932),英文名阿瑟?亨?史密斯(

3、ArthurH.Smith)。1872年,27岁的明恩溥偕妻子到中国,自此在天津和山东等地从事了长达54年的传教和写作工作。汉学家费正清认为,明恩溥写《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乡村生活》等书,“试图从中国下层推行基督化,并从乡村这个层面来观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其著作是“中国生活在美国中产阶级眼中的经典写照”,并导致了“美国人心目中对中国印象的幻灭”。  张梦阳认为,“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当中关于中国缺陷的许多见解,之所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就在于他是从现代意识出发对中国古老、守旧的精神状态与方式进行观照,”史密斯有关于中国人的以下

4、独到见解:  1、关于中国人缺乏现代人性格的见解  史密斯所指摘的中国人气质中的种种缺陷,例如缺乏时间观念、忽视精确、缺乏公共精神、不讲究舒适和方便、缺乏诚信等等,从本质上说,都是缺乏现代人性格的表现,史密斯所称赞的勤劳、节俭、生命力强等中国人气质中的种种优点,由于缺乏现代观念的指导,也往往产生负面效应。  2、关于中国政体阻碍现代化的见解  史密斯认为,清朝当时的封建政体存在着以下弊端:勒索;管理失效;无视命令;表面遵从、实际无视;政府内部互相猜疑、互相牵掣;官员薪俸太少;文人害怕官员等等。  3、关于中国教育阻碍现代化的见解  史

5、密斯认为,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的是掌握一门现代科学技术、思维精密、准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做实事的人才,而非中国旧时代所理想的“圣人”和书生。  4、关于中国儒学的见解  史密斯认为,中国历史表明,儒家学说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新生,使他们过上一种更为富有和高尚的生活。  5、关于中国思维的见解  史密斯从思想方法与思维习惯上揭示了中国人拘泥形式、不求实效、固守既定模式、不问原因、不求变革的从众、保守心理的哲学根源。  6、关于中国改革难的见解  史密斯体验到中国改革难是因为中国人盲目的民族自大,中国人拒绝接受新技术的顽固性和中国人顽固不化

6、的保守观念。  (二)辜鸿铭眼中的“温良的”中国人  1857年辜鸿铭(祖籍福建同安)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从13岁开始,他游学于欧洲诸国,终于成为了一位精通六国语言、学贯中西的奇才。三十岁以后辜鸿铭在张之洞幕府服务二十多年。在二十世纪之初,当中国知识分子之中的精英们大力宣讲西方文明的时候,辜鸿铭却用英文向西方学术界倡导中国文明,成为“东学西传”的第一人。  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鸿铭回答、解释或反驳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中提出的关于中国人的种种见解。  1、辜鸿铭直接地批评明恩溥这样的中国学学者:“中国约翰?史密斯之流

7、,自臆高人,盛气凌人……今日居中国之西人弥多,或收几省之方言,或集百十之野谚,汇成而付梓,而后自冠以中国学家,且以此自居。”辜鸿铭认为,“欲谙晓真正之中国人、中华文明者,性须深邃、胸须博大、心须淳朴,盖因中国人及中华文明之特点有三:深邃、博大与淳朴”。而明恩溥这样的外国传教士不够深邃,无法理解何谓真正的中国人。  2、对于明恩溥提出的中国人“漠视舒适和便利”、“漠视精确”的负面特点,辜鸿铭解释说,此皆因中国人“甚重心灵或情感生活,中国人时而忽略人之必需于世界……中国人缺乏优美舒适之环境,或不重生活之质量,盖因此故”。  3、辜鸿铭反驳

8、明恩溥对中国妇女处境的认识。明恩溥认为中国人缺乏同情心,这点尤见于中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上。在《中国乡村生活》中《乡村女孩和成年妇女》一章,明恩溥列举了许多社会陋习,如:溺(女)婴、女子缠足、卖妻卖女、缺乏妇女教育、普遍早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