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62765
大小:7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亦称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比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1]其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PeterCalthorpe)。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
2、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
3、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哩/小时。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里,减少房屋周围的草地面积,停车场地面积控制到最小,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这些社区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许多维持这种简朴自律的魅力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
4、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新城市主义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新城市主义特点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2、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
5、、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4、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6、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7、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8、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9、可持续发展。社区
6、的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10、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区域层面:大都市区、市、镇新城市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规划,因为他们认识到许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性策略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交通系统(特别是公交与捷运系统)的贯联衔接问题、税收区划及税收分担与共享问题、环境污染与污染治理问题、农田与自然保护区问题、教育系统(特别是中、高等教育)问题、政策不公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等。但如果将这些问题提升到了州或国家层
7、次,似乎又过于扩大了,也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城市区或是由几个毗邻大城市区联接而成的区域。而在这样一个区域之内,散布着大小不等的一些市、镇、村落。区域规划的目的是要保障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社会公平、环境健康。为此,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区域规划要点:(1)首先承认城市增长的必然性,容许其增长;(2)建立永久性乡村保护区(带),确保其今后不会被城市发展所侵吞;(3)建立临时性乡村储备区(带),以备将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之用;(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