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

ID:18154158

大小:17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14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_第1页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_第2页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_第3页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_第4页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股献撤刷与盈~管理美泵的实iiE酣究一一以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徐雪霞,王珍义,郭丹丹(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武汉43∞73)摘要: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O因此,企业在

2、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盈余管理;股权激励;应计利润中图分类号:白72.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一2674(2013)07-081-06一、引言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

3、后果。[1]目前,上市公司管理过程中广泛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2]其原因较多,但基于会计盈余数据的契约动机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根据代理理论,由于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管理层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为了激励代理人会根据会计报告中的盈余数据,与管理层签订报酬计划契约。这种基于盈余数据的报酬计划契约,将引致管理层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而存在操纵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据的动机。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骨干员工及其他人员进行的一种长期

4、性激励机制[3J并以其长期激励效果优于奖金等其他薪酬方式,以及具备;金手铐;的效应而备受上市公司的青睐。面对股权激励的诱惑,公司管理层存在为满足行权条件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关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现有文献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Healy[4J是最早从薪酬契约的角度全面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经济学家,他明确指出,管理者收稿日期:2012-12-06定稿日期:2013-05-27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630139)、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

5、2012170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ρ67)作者简介:徐雪霞((1969斗,女,湖北松滋人,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盈余管理研究;王珍义(1966-),女,湖北天门人,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绩效管理研究;郭丹丹(1984-),女,湖北襄阳人,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绩效管理研究。81事代'圣计研究2013年第7期为了更好地迎合薪酬契约,存在增加或减少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动机。Baker等[5J研究发现,经理人在股权授予日前通过;操纵

6、应计利润;方式进行了使利润下降的盈余管理。GuojinGong[6J通过采用美国上市公司1997-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提高了对财务报告的监控,减少了盈余管理,得出了与前述观点完全相反的研究结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结论主要有:耿照源等学者[7J认为,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比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业绩目标方面拥有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胡国强、彭家生[8J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尤其是实施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经营者可能存在短期盈余操纵行为。也有学者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

7、证检验,但却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赵息等学者[9J通过实证检验得出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何凡[ω]具体从激励股权的数量、激励模式、激励对象的范围、行权时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王克敏、王志超[IIJ以2001-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的1914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得出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皇负相关关系。可见,对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根据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会因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l12J

8、以上文献在探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引起足够关注,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企业往往被视同无差异,这可能会降低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甚至可能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在吸收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引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置人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力求在理论研究上展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马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