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42723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情况简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情况简表姓名范欣生性别女出生年月1958.6或粘贴电子照片职称研究员职务主任所在学院文献研究所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学科及专业方剂文献任导师年月2001手机号码13851526269住宅电话办公电话85811769小灵通个人介绍(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及其它能展示自己的内容)范欣生,博士,女,生于195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医文献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方剂配伍规律文献与效应途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20余年,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
2、指导了多名研究生进行了相关领域研究。主要研究经历:主持及参加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在呼吸道疾病的方剂研究中分别主持了国家级、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研究、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局的相关课题,以及企业联合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对肺系中药复方组方规律作用机理进行长期探讨,立足于方-证-病的联系探讨方剂的效应评价,对中医特色的内外治方剂的效应和配伍以及效应途径进行阐释,在方剂的分子免疫学机理研究方面,如中医药对前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为丰富中医药肺系病机与治疗理论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近年来在方剂配伍理论和信息挖掘的方剂研究中进行相
3、关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得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国医药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及校注古籍11部。获得全国高校学报优秀论著奖、江苏省中医药优秀论文奖等。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情况简表姓名樊巧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57年3月职称教授职务方剂学教研室主任所在学院基础医学院学历研究生学位医学博士学科及专业方剂学任导师年月硕导:1998年4月博导:2003年5月手机号码13813818558住宅电话办公电话025-8581192
4、9小灵通无个人介绍(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及其它能展示自己的内容)江苏省南京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先后师从许济群教授、张民庆教授攻读方剂学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方剂学课程负责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等行政与学术职务。长期从事方剂学教学、科研与中医临床医疗工作,曾获南京中医药大
5、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方剂的配伍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部省级教学与科学研究课题5项,参与完成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获部省级科研奖励与表彰4项。主编/副主编英汉对照实用中医文库《方剂学》、《方剂的配伍方法》、《方剂配伍的理论与实践》、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现代临床中药学》、《现代临床方剂学》、《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参与编写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方剂学》、高等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学》、《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临床基本处方手册》、《临床实习医师手
6、册》等教材或工具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著作80余篇(部)。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培养境内外硕、博士研究生10余人。目前承担江苏省“青篮工程”基金项目“补肾方剂的配伍作用机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情况简表姓名瞿融性别女出生年月1956,10职称教授职务教师所在学院基础医学院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学科及专业方剂学任导师年月2001年6月手机号码13912982031住宅电话办公电话02585811929小灵通85685059个人介绍(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及其它能展示自己的
7、内容)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名方的配伍方法、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内容与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及现代科学手段,围绕益智和抗抑郁复方,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有关方剂的作用机理和方证特点,研究观察有关方剂的不同配伍和用量比例对药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已进行了抗抑郁复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小柴胡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比较研究、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的规律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不同配伍抗抑郁作用研究、定志小丸抗老年痴呆研究、当归芍药散主要药物不同用量比例与药效相关性研究等。在研究中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与
8、提高的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先进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