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

ID:18136667

大小:51.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4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_第1页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_第2页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_第3页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_第4页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名称:应用地震学教师:段云卿第19册第三章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方法地震的野外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其任务是获得第一手资料。§3.1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波和干扰波一、干扰波、有效波的定义(相对定义)对于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来讲,有效波就是一次反射波,其它不希望的信号均可看作干扰波。根据这个相对的定义,干扰波是不可避免的。如折射波、直达波、多次波。干扰波就象田里的“杂草”,杂草不是有用的植物,不希望它生长也要到处生长,杂草对植物有坏的影响,所以要想办法,能消除的就消除,不能消除的就去压制它,这就必须先认识杂草,才能消除或压制之。对于干扰波,我们就按

2、这条路子,先讲特点,才能识别之。进而想法消除或压制之。二、产生干扰波的原因1.地下地质因素造成的例如:多次波,浅层折射波。2.自然条件,环境造成的例如:风吹草动、工业干扰、人行。3.激发接收条件造成的例如:声波,仪器噪音。三、干扰波的类型和特征(一)规则干扰波规则干扰波的出现在时间上有规律性,有一定的主频,有一定的视速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面波(地滚波)沿地面传播,主要是雷利面波,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是柱面波。在无限均匀介质中,只有P波和S波。在有面限定的有限介质中,在面上有面波,地面上的面波是雷利面波。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名称:应用地震学教师

3、:段云卿第19册特点:a.低频,几-30Hz。b.低速,200-1000m/s。碎屑岩波速2000-4000m/s灰岩波速可高于7000m/sc.能量强,衰减慢。面波的振幅,r为传播的距离。反射波振幅。d.波形记录上同相轴为直线(因为沿地面传播,是直达波)。e.有频散,记录上同相轴呈扫帚状散开。(P75图6.2-3)各个频率成份传播的速度不同叫频散。例如:前进中的队伍。Note:地震中的面波主要是雷利面波,有人认为天然地震中地表的震动主要是雷利面波引起的,雷利面波的振动轨迹为椭圆,所以引起地表的翻滚,人站不住,建筑物倒塌。压制方法:a.改善激发条件,使面波能量弱

4、些(在潜水面以下激发)。b.使偏移距不为0,不让面波成为初至。c.频率滤波。d.组合检波,水平叠加。(陆上P131、P132组合压制面波的图例)e.τ-P变换。2.声波例如爆炸产生的声波。特点:a.高频,100Hz左右。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名称:应用地震学教师:段云卿第19册b.速度稳,340m/s。c.直线型同相轴。d.记录上波峰很尖。(P75图6.3-1,陆上P87,朱图集P5)压制方法:a.避开,例如井中激发。b.频率滤波。c.加大偏移距。3.浅层折射浅层界面形成的折射波。特点:记录上同相轴很直。(朱图集P6)压制方法:浅层切除。频率滤波无效。4.重

5、复冲击(气泡效应)海上和水上的特殊干扰,激发时产生气泡,气泡胀缩形成干扰。直到气泡散出水面为止。特点:初至后出现几组与初至平行的同相轴。(P77图6.3-5,陆上P122,朱图集P7)压制方法:a.震源尽量浅,使气泡易散出水面。b.进行震源组合,使各震源产生的气泡作用互相抵消。c.不用空气枪,用蒸气枪。5.鸣震与高频混响海上特殊干扰,海底与海面之间形成的多次波。海底平坦形成的多次波叫鸣震,海底不平形成的多次波叫高频混响。特点:鸣震:整张记录上似正弦波,延时长。高频混响:畸变了的正弦波。(陆上P124)压制方法:反褶积处理。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名称:应用地震

6、学教师:段云卿第19册海面海底5.侧面波地形复杂时,由侧地表面产生的反射声波。山谷的侧反射V=340m/s。水中礁块侧反射V=1500m/s。压制方法:偏移处理。7.多次波见第二章(P189,Geophysics1988,No.12,P1532-P1537)识别:a.解释中,根据初步确定。b.叠加速度谱上低速侧有明显的能量团。c.用VSP资料。d.用合成记录e.地质规律。压制方法:a.水平叠加b.组合检波c.相关滤波d.f-k滤波(二)不规则干扰(或随机干扰)有些波动的出现在时间上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频率,没有固定的传播方向,叫随机干扰。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

7、程名称:应用地震学教师:段云卿第19册成因:①仪器的噪音。②激发形成的,例如散射。③地面微震(风吹草动、人行、工业活动)压制方法:组合检波和水平叠加。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