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ID:18134654

大小:8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4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_第1页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_第2页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_第3页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_第4页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13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溪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学位论文可以分为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两个方面。必要时可以有附录,附录在致谢之后,主要是对论文必要的补充说明。1前置部分前置部分包括:(1)封面:按照模版提供的统一格式套用。(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按统一格式套用。(3)题名:题名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主要的内容。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4)作者和通讯地址:作者位于题名下一行;通讯地址位于作者下一行,用小括号括起。居中。示例:(玉溪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云南玉溪653100)(5)摘要: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字数一般不超过500字。不

2、要包括与本文中心内容无关的其他陈述。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英文摘要的翻译一般使用被动语态、过去式或现在时,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如:I,we,us),使用陈述句。(6)关键词:应在中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标注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的抽取应是贯穿全文的中心词,与论文中心内容关系最密切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中间的分隔符一般使用空格或者分号(推荐统一使用空格)。英文摘要后也应有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7)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的小标题。要求最多到三级标题。目录使用Word的自动产生目录。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一般由引言(或前言)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编写必须位于目录后,另起一页。各

3、级标题的编写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1)各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2)引言、正文的各首要标题、结论使用一级标题。(3)正文文字用宋体,五号。英文:TimesNewRoman,五号字。(4)图、表使用全文统一标号。如图1、图2……,表1、表2……。表格、图的标题,中文用五号黑体字,英文用五号加黑;表格、图中文字用宋体五号字;(5)项目符号和编号一律使用全文统一的项目符号和编号格式。(6)标点符号,中文部分使用全角标点,英文部分使用半角标点。(7)参考文献要求十篇中文。参考文献要求在正文后另起一页,正文中引用

4、过(使用上标标记)、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文文献排在前面,英文文献排在后面。楷体五号字。3致谢致谢在参考文献之后另起一页。宋体,五号。4页面设置(1)纸张大小:A4,纵向(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3)页眉:5号宋体,距页边2厘米。奇数页注明“玉溪师范学院2006届本科毕业论文”,偶数页注明论文题名。(4)页脚:5号宋体,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居中,只用数字。5补充说明(1)各级标题的数字后不应有标点符号。(2)注意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字符。(3)图形应注意不要重叠,保证在黑白打印时清晰。(4)其它不清楚的格式,请咨询指导教师。备注:要求遵照本格式规范排版,

5、不符合格式要求的论文,不予通过。信息技术工程学院2006年6月例:(见下页)学士学位论文XXXXXXXX(论文题目)姓名:张三学号:2010000000院系:信息技术工程学院专业:XXXXX指导教师:XXXXXX申请学位:XX学学士二○XX年XX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

6、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基于DSP的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4号黑体加粗.居中)(5号空一行)张拉拉(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云南玉溪653100)(小4号楷体,居中)(5号空一行)【摘要】(5号黑体)本文结合DSP(TMS320C6000)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CAN总线灵活

7、、应用范围广且日趋成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的可行性方法。(5号楷体,篇幅200字左右,本论文此处需增加内容)【关键词】:DSP;CAN;智能节点(5号楷体,由3-8个词组成,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Abstract(加粗):Inthispaper,afeasiblesolutionisupdatedtoimplementaintelligentnodedesignonth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