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

ID:181241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你的“根”在哪里——浅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绍兴县稽东镇中心小学范信子联系电话:13567219896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不仅体现出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的规定。所以,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直接关乎一堂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整篇课文教学目标,教材的单元目标,整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及学段目标达成与否的因素。同时,课时目也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时目标的细化,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立足的根基。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发现老师们在课时目标设计时,

2、只有课文的总目标,没有课时目标或是出现课时目标过大、过高、过全、不适中的特点。现逐一作粗浅的陈述:一、课时目标没有,缺少明确任务。有些老师在备课,写教案时,没有课时目标,只有一篇课文总的教学目标,如把握不好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低效现象。如人教版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整篇课文的总目标,没有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课时设计:2课

3、时。这样的设计没有体现出课时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执教者容易出现第一课时要达成什么目标不清楚,第二课时重点完成什么任务也不明白的现象。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课时目标,细化攻略:第一课时:(1)学会15个生字,读通顺课文。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新词。(2)读文后感知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3)梳理课文,哪部分描写了它是个“美丽”的地方,哪部分是“富饶”的地方,并读出对它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1)读文后,深深感知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阅读过程中结合作业本中

4、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并进行仿写训练;(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和其他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好词佳句积累训练。二、课时目标过大,缺乏针对性。虽然教学目标应该“三维”整合设计,但是课时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有区别的。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的目标,我们要树立整单元教学的意识。因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反复滚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目标构建过程中切忌课时目标过大,没有针对性。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课时目标。如:一教师设计的人教版五年级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1)读准词语

5、,把课文读通顺。(2)……“读准词语”目标过大。以前学过的词语在这新课文中也没有必要再作为课时目标来要求了,整篇课文中的每一词语是必须读准确的。这就是没有明确目标,没有针对性设计课时目标。应该是,读准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是新词。作为教师应该备教材,备学生,心中明了哪些词语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能读准了。哪些是六年级学生有问题的词语?该怎样加强学习指导,才能做到100%的同学过这词语“认知关”。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字词认知,具体化攻略:(1)认识6个生字,注意“烬”是前鼻音;会读会写14个生字,注意“损、宋”是前鼻音,注意“销”

6、和“消、削”;“瑰”和“魂”、“珑”和“拢、茏”形近字的区分。积累四字词语或成语,理解词语意思。“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蓬莱瑶台、建筑宏伟、销毁罪证、艺术瑰宝、烧为灰烬…”(2)普及要求:读通顺课文。提升要求:试着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惋惜、赞叹、仇恨”的三步情感变化。(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标中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识字能力,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词。字词认知也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做到“眼中有书本,心中有学生”既要努力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学生差异制定课时目标。)三、课时目标过多,没有重点性。在设计课时目标的过程,目标不可能是面面俱

7、到。过多会“淹没”重点,难以落实。“三维目标”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课时目标只有做到“具体、细化”目标达成的概率才会高,才能做到可测量性,可评价性。如:四年级一教师设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该教师在这首“送别诗”的四大课时目标的设计上来讲是,目标过多。虽然这课时目标等于一首古诗的教学目标。

8、虽然古诗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思想教育的渗透。但是,并不需要把过多的目标放在一节课里。特别是第四条,应该是整学段的古诗教学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