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196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论甜叶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论甜叶菊栽培技术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甜叶菊;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论文摘要从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甜叶菊栽培技术,以期为甜叶菊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甜叶菊耐干旱,易栽种,好管理。其主要用途是萃取糖甙,甜叶菊糖甙既是甜味剂,又是防腐剂,并且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江淮地区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无
2、霜期达220d,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甜叶菊生长。 1育苗 1.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留好根,培育好苗头。在收割第1茬甜叶菊时,把杂苗拔除,保留好的品种,一般从根部上方3对青叶留起,这样才能保证苗头的发育生长。二是选好苗地。以土壤肥沃、浇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为好,做成1.4m宽度的墒子。三是准备好砂子。根据苗地的大小准备细面砂,要求苗床面砂子厚度在3cm左右。四是做好钉板。每块钉板的长宽一般为120cm×18cm,钉子的株、行距为4cm×4cm,钉子露出长度3cm。五是施足肥。一般苗地用
3、腐熟的农家肥7500kg/hm2,复合肥150~225kg/hm2,在整地时撒入地中。 1.2扦插苗头 对预留的甜叶菊老根新发的苗头进行采摘,一般要求为3对叶挑个芯。在使用生根剂时,一定要按说明进行操作,一般按1袋生根剂(粉)加100g酒精和5kg水配成溶剂,把摘下的苗头下部在溶剂中沾一下。先将墒子浇透水,用钉板打苗穴,把苗头插入穴中用手按实。插好后,浇水,再喷洒杀菌剂。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等。然后架小弓棚,盖农膜和遮荫网。3~5d后,揭开农膜进行浇水通风,要求每天下午5~6时把棚子揭开,第
4、2天早上7时左右再把棚子盖上。 1.3越冬管理 冬季来临,气温下降,为了防止苗子被冻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扣大棚。一般将2~3畦扣1个大棚。二是割头。把开花的苗头平地割掉,留根让其发新苗。三是追肥。为了让苗子有足够的养分,需要适时追肥,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浓不能太大;否则会烧根,导致苗子死亡。 1.4第2次扦插苗 方法与第1次相同,时间从2月中旬至4月底。 2大田移栽 2.1整墒 留做春茬的田块,冬天要深耕冻土,在4月20日左右进行整墒,墒宽60cm,做墒时茎施农家肥30t/hm2
5、、复合肥300~450kg/hm2,并可喷洒200g/hm2金都尔除草剂。 2.2移栽 每墒栽2行,株行距为20cm×40cm,保证基本苗达12万株/hm2。 2.3打头 甜叶菊长到15cm高时要打头,让其发杈。 3田间管理 甜叶菊耐温怕旱,如夏季高温少雨,则应及时抗旱,以防干旱造成叶片脱落而减产。其次,甜叶菊对肥水要求也较高,所以栽培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氮、磷、钾肥料,通常第1年施三元素复合肥300~400kg/hm2,第2年施复合肥375~750kg/hm2。为了促进茎叶茂盛增加产量,
6、在苗高20~25cm时可进行打顶,打顶后每株新生分枝能达12~17条,这段时间肥料需求较高,应向根部追施复合肥,或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4病虫害防治 甜叶菊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或500倍液浇根。高温酷暑易发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同样用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中期主要发生白绢病,防治上大田施生石灰2250kg/hm2,最好移栽前施到10cm以上表土层;发现病株,立即拔掉,把病株周围的土挖去并用生石灰在其周围消毒
7、;也可用5%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10d喷1次,连续喷3次。虫害前期主要是地老虎、蝼蛄危害,栽后可在植株基部喷1000倍的1605。中期害虫主要有穗玉米螟、蚜虫、棉铃虫。玉米螟可用90%的敌百虫结晶或50%的敌敌畏800~1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40%的乐果1000倍液或50%灭蚜松防治;棉铃虫可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或25除虫醚25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 在8月上旬开始采收。要根据天气情况安排采收量,在晾晒叶子时要注意,晾晒的地面温度太高时容易造成黑叶。晒干的叶子如不能在短时间内
8、销售,要用塑料薄膜桶保存,以防回潮霉变。 6参考文献 [1]张洪志,孙必贤,朴成学.甜叶菊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6(8):18. [2]王忠友,袁少兵.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4):66-67. [3]曹洪田,汝吉莲.甜叶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5(3):12. [4]梁天明,付超富,严良文,等.甜叶菊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1):8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