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943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徐稻6号高产稳产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浅谈徐稻6号高产稳产施肥技术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徐稻6号;高产稳产;施肥技术 论文摘要徐稻6号属中晚熟常规水稻品种,科学施肥,产量可达8250kg/hm2以上。分析了需肥规律和施肥原则,并总结了科学的施肥方法,如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和慎施粒肥,以期为徐稻6号生产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徐稻6号系江省苏徐州市农科所选育而成,属中晚熟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5d左右,该品种在苏北地区有较大
2、的栽培面积,利用科学施肥技术,产量可达8250kg/hm2以上。 1需肥规律 徐稻6号的需肥量为每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2.9kg,综合考虑土壤供应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情况下,施肥总量约为:氮150~195kg/hm2,五氧化二磷75~105kg/hm2,氧化钾120~180kg/hm2,施用肥料中氮、磷、钾配比应为1∶0.5∶0.9左右。 2施肥原则 2.1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
3、属完全肥料,含有各种养分,除氮、磷、钾外,还有钠、镁、硫、钙及各种微量元素。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通气性能,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稻株稳健生长,从而有利于水稻获得高产优质。农家肥一定要选用腐熟的农家肥。 2.2控制氮肥 水稻适量施用氮肥可促进稻株发棵生长,但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变青、倒伏、病虫害加剧,而且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2.3重视施用磷钾肥 磷钾肥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宜缺少的元素,可增强植株体内活力,促进养分合成与运转,加强光合作用,延长叶
4、片功能期,使谷粒充实饱满,提高产量。磷肥以基肥为宜,钾肥以追施较好。 2.4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锌、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进后期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能加速花的发育,增加花粉数量,促进花粒萌发,有利于提高水稻成穗率;还能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3施肥方法 徐稻6号属中晚熟品种,分蘖能力较强,在使用基肥和分蘖肥达到前稳的基础上,合理施用穗粒肥,强调使用“促花肥”促进大穗,再看苗补施“保花肥”保大穗,达到早发穗长、前期
5、不疯长、后期不早衰的目的。在保证足穗基础上攻大穗和粒重。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60%~70%。穗、粒肥占30%~40%。 3.1重施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1次耙田施用。一般施农家肥7.5~15.0t/hm2或商品有机肥900~1200kg/hm2,尿素105~135kg/hm2,钙镁磷肥525~675kg/hm2,氯化钾60~90kg/hm2,硫酸锌15kg/hm2。 3.2早施分蘖肥
6、 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一般在移栽或插秧后15d时施用,施用尿素75~105kg/hm2,氯化钾60~90kg/hm2。 3.3巧施穗肥 根据追肥的时期和所追肥料的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具促进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防止颖花退化、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穗肥一般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d时施用,施用尿素90~120kg
7、/hm2,氯化钾75~105kg/hm2。 3.4慎施粒肥 施用粒肥可提高光合速率,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但必须是在出现缺肥现象时施用。叶色浓绿、长势过旺的稻田追施粒肥容易引起贪青晚熟和引发穗茎稻瘟病的发生。因此,一定要考虑土壤条件、水稻长势和气候因素,慎重施用粒肥。粒肥一般掌握在抽穗前5d左右,按总氮量的5%~10%施用,抽穗后5d左右用磷酸二氢钾3kg/hm2加尿素7.5kg/hm2对水750kg/hm2喷施,防止早衰。 参考文献 [1]郭友峰,赵占国.浅谈稻田合理施肥技术[J].化工之友,200
8、7(17):65-66. [2]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9,121. [3]罗雅慧,李赛慧.水稻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