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60789
大小:20.2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_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廉价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大体积混凝土逐渐成为构成大型设施或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更为普遍。如:汽轮机基础、锅炉基础等。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理解为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
2、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这就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开裂问题是在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不仅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甚至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型裂缝,是由外荷载引起 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型裂缝,是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
3、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本文主要探讨材料型裂缝。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温度应力引起裂缝 目前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差产生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浇注初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温度为环境温度;二是在模板拆除前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异。其中,温度裂缝产生以由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为主要原因。 、收缩引起的裂缝 收缩裂缝主要有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两种。干燥收缩是混凝土硬化后,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断地向外散失,引起的混凝土由外向内的
4、干缩变形裂缝;塑性收缩时在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时,稍微受到一些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部不均匀的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目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防裂为重点控制目标,通过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的控制,确定温度控制的措施,并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注、振捣、测温及养护等全过程实施监控。 、监理的事前控制 优选原材料,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的选择上就必须选择中热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矿渣
5、水泥;在骨料的选择上宜选用粒径较大的粗骨料和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粗中砂。同时配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影响。 、监理的事中控制 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检查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浇注应分层浇筑,采用“斜层分层浇注,阶梯式推进,累次到顶”的施工方法,这样的分层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减少混凝土输送管频繁拆卸,冲洗及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泌水处理,保证混凝土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分层厚度控制在50以内,斜面坡度控制在1:6左右。论文检测。混凝土
6、浇捣过程中,现场每2小时测定坍落度一次,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和拌和站联系调整坍落度。 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在上下层振捣在初凝的时间内,督促施工人员及时移动混凝土输送管,避免在一处多浇或漏浇,使分层之间出现冷接头。不留任何施工缝和后浇带,一次浇筑成型。 督促施工人员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振捣混凝土,每层振捣时,上下层需振捣搭接50~100,每点振捣时间20s左右。 、监理的事后控制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的养
7、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论文检测。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般混凝土入模3~5d内,水泥的水化热迅速的释放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在此阶段,应严格控制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水温。同时,混凝土的表面应覆盖一层塑料两层草袋,并经常检查覆盖的保湿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工序构成的系统工程,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论文检测。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序质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质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
8、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到工序投入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到工序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由此可见,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工序的质量。 论文导读:近年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