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

ID:18048259

大小:18.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3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_第1页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_第2页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_第3页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_第4页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浅议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摘要: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特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要求。    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道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城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诱导整体、谐同、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孵化经济高

2、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段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自从有了人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

3、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与城市规划一样,生态规划也是基于某一目标体系而提出对现状改进的设想,同时,两者以公众利益为主题的利益取向亦大致相同。现代生态规划从一开始就强调各种生态关系的系统性、关联性、提倡城乡一体,研究城市可能存在的自然流、经济流和社会流,以此奠定最适宜城市经济社会的自然基础,并且,以生态学观点来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以来于周围环境对它的支持。生态城市规划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其思想和方法对

4、传统的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生态城市的标准应是看这个城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换言之,城市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主要载体之一,城市既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具有特殊性,它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环境,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5、、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的目标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表层的物质规划,在形式上表现为终极蓝图。这种静态的物质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辨析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探讨并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促进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对策。生态规划重点在于运用生态规划修复发展过程中的生

6、态失衡,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规划的许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而许多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也编制城市生态专项规划,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不足。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序结构主要内容有:  (1)人口的增值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控制过猛的人口再增长,以减轻环境负担。  (2)土地利用类型与利用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3)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的协调。  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城市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

7、境,而是通过这一过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得到不断的发展;最终促进城市整体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不能理解为限制、妨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而应将三者看成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辨析  (1)以人为本的误区。  “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原则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进步,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的关怀。但是由于自身的束缚所追求的只是人类社会的平等和高效,强调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的控制以提高人的生态能力和生

8、态质量。当人本主义过度追求以人为中心,就会导致对资源的过渡索求,从而忽略资源的有限性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2)紧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的误区。  紧缩城市理论是针对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以及郊化区,逆城市化等问题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