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

ID:18047516

大小:16.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3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_第1页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_第2页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_第3页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_第4页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福建与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闽台缘博物馆有关内容。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西湖之畔、清源山下。它的前身是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建于1989年5月,XX年根据李长春同志的指示精神,迁建了这座新馆。  博物馆占地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

2、的特色工艺,以体现了闽台文化与地域特色。  景观广场由馆名卧碑、倒影池、音乐喷泉、九龙柱、图腾灯柱等组成,以红色为基调,配合天然晋江白石板材,红白相间分隔出醒目的图案,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主体建筑的大厅火药爆绘壁画,高18米,宽9米,是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他以中国人的古代发明——纸和火药为材料,运用现代行为艺术表现两岸人民深刻认同的主题:同文、同种、同根生。  博物馆二楼为该馆基本陈列《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3466平方米,展线长达1000米。陈列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

3、学科角度,按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来设计,通过“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个部分、二十一个单元、八十七个组合,以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科学、真实、直观、生动地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两岸人民开拓建设共同家园的历史事实。  博物馆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的展厅,面积为2889平方米。该展览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  博物馆设国际报告厅,可容纳350人举行学术交流会议。族谱中心收藏

4、众多闽台谱牒资料。博物馆有3个临时展厅,常年举办各种以涉台主题为主的临时展览。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自XX年5月开馆以来,已接待海内外观众640多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约50余万人次,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书法家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创作培训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称号。闽台缘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西邻泉州市

5、博物馆和闽南建筑博物馆。是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和对台宣传等功能为一体新兴的文化旅游区,同时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和对台的重要窗口。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台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有地缘、人缘、物缘、文缘、法缘的关系密切。  早在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开始到澎湖屯垦。元代时,政府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于泉州的晋江县。由于泉州到澎湖去的人也很多,以致澎湖曾一度被称为“泉州外府”。至于台湾,那时还是个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泉州人到台湾去的也不多。元亡以后,泉州

6、丧失了延续数百年的对外贸易大港的地位。入明以后,虽然国际贸易仍在继续,但范围却骤然缩小,明朝政府对泉州港的对外贸易,限定于“仅通琉球”的范围之内。那时,不满贸易范围骤然缩小的泉州人,常常借口把船开到琉球,而后自行赴日本,更多的则开往南洋各地。这样,台湾便成了泉州人沟通南洋群岛的跳板,去的人也日益增多。明代天启年间,漳州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为首的海上资本集团,占据了台湾北港,开始了初期的开发。那时,泉州和漳州沿海旱灾频频,有些人知道颜思齐和郑芝龙已在那里立足,便纷纷前去投靠,虽然这种移民是没有组织的,但结伴而去的人有

7、时多达数千人,算是早期成规模的移民了。  1661年,泉州南安人郑成功挥师东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了台湾。郑成功入台以后,很快就命令各军分片屯垦,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清政府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最终是要以它为根据地继续抗清的。为了禁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的支援,防止郑成功势力的发展,清政府于顺治末年(公元1662年),开始实行野蛮的“迁界”政策。所谓“迁界”就是下令北起山东,南至广东,所有沿海二十里以内的居民一律内迁,并严禁船员出海,违者处死。福建沿海是“迁界”的重点,特别是郑成功年少时长期居住和读书的晋江安海,破坏

8、更为惨重。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郑氏政权结束,祖国大陆和台湾出现了政治上大统一的局面。但是,清政府有些人却把台湾视为‘化外之地”,不主张设官治理,后因为施琅的斗争,康熙皇帝才同意在台湾设府,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将台湾划归福建省管理,出现了历史上长达200年的“闽台合治”时期。  闽台两地文化联系源远流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