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44672
大小:4.26 MB
页数:947页
时间:2018-09-13
《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整理说明仙学巨子陈撄宁先生著述颇丰,目前出版了很多相关文集,如:《仙学解密》,《中华仙学》,《道教与养生》《陈撄宁先生仙学文集》等。网上也有很多热心网友整理的文章。我们打算整理一本陈撄宁先生的文集,但是由于资料收集的不容易,因此迟迟没有动手。值丹道文献网E书制作版块开设的契机,终于可以制作出一本收录较多的陈撄宁先生书。《道家养生秘库仙学解秘》由大连出版社在1991年出版,目前很难买到。本次整理以原书为依据进行校对,参考部分网上已经存在的部分文章。完全按照原书排版,制成PDF格式。由于《仙学解秘》
2、出版较早,后来又陆续出版了一些陈撄宁先生的文集。如:《仙学必读》、《仙学辑要》以及最近出版的《中华仙学养生全书》。我们拟整理出一本有关陈撄宁先生全集的一本电子书。资料正在收集中,我们真诚欢迎大家提供有关文本资料或电子资料。介于我们的水平的有限和所用底本的局限等诸多因素,我们的校对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欢迎大家来丹道文献网斧正。使我们能够在后续的版本中不断修正。电子本仅仅购买时或者购买不方便的时候参考用,如果你条件允许,请支持原版。毕竟整理者费了不少精力的!因此,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对复制进行了限
3、制。也同样是出于对原作者(或出版人)版权的保护。请各位理解。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ww.taoism.net.ru2责任编辑:许文彦封面题字:胡海牙封面设计:李克峻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洪建林编大连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大连市西岗区大公街市场南口)北京平谷华光印刷厂印刷字数:790千字开本850×1168印张:31.5插页:4印数0001-2000册1991年9月第1版1991年9月第1次印刷ISBN7-80555-417-X/R·11定价:36元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
4、ww.taoism.net.ru3陈樱宁(左)与胡海牙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ww.taoism.net.ru4陈樱宁仙学箴言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力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践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原载《扬善半月刊》封面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ww.taoism.net.ru5编辑说明一.仙道之学是中华民族瑰宝,自轩辕黄帝以来代代相传,
5、绵延数千年。从道家到道教。虽形式有所变异,其内涵却沿袭相传,源远流长。陈樱宁先生总结之,定名为“仙学”,并有所发展。二.道功道术,历来密而不宣,世人难窥。又兼正道旁门混杂,真法幻术难分,令人不得其门而入。陈樱宁先生历尽艰辛,访得真传,打破陈规,公布于世。此书一卷在手,举凡道家养生之清修、双修、外丹、静功以及剑仙、法术等诸般方术,可以正本清源,知其本来面目矣。因此定名为“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三.本书根据《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及其它有关资料编辑而成,分为仙学释秘、仙学论述、仙学经典、仙
6、真事迹等部分,为陈樱宁先生及其同道论述仙学之专著。其它与仙学关系甚微的著作没有收录。解放后,陈樱宁先生未再专心研究仙学,这一时期著作也未收录。四.1957年8月,陈樱宁先生应邀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讲授静功,写成《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一文。因现在做静功者大有人在,故亦收录。静功疗病不只针对神经衰弱,遂更名为“静功答疑”。五.黄元吉先生之《乐育堂语录》,为清末较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ww.taoism.net.ru6有影响之丹书。陈樱宁先生视为修道之最上乘,且引为私淑。为了帮助读者多方面认
7、识仙学,特附篇末,以供参阅。六.本书各篇论著大都作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条件所限,其阐释论述难免白玉存瑕,长短互见。假使陈樱宁先生在世,亦可能发展其学说。今天,读者大都具有现代科学之头脑,在研究本书过程中,尚需细致推敲,掌握其精义。七.我们特请中国道教协会田诚阳道长撰文,介绍陈樱宁先生生平及其思想,作为本书序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编者一九九一年八月丹道文献网制作http://www.taoism.net.ru7仙学巨子——陈樱宁(代序)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战乱迭起,民不聊生。道教仿佛睡狮猛醒
8、,应运诞生了一位卓越的领袖人物。此人奋勇举起“仙学”的旗帜,为振奋民族精神、弘扬道家文化而大声疾呼,奏出了道教在新时代的最强音;继往开来,功德殊深。他,就是近代道教仙学的开拓者——陈樱宁先生。一陈樱宁(1880—1969),原名志祥、兄善,字子修,因好《庄》改名“樱宁”,道号“圆顿子”,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祖籍安徽省怀宁县,世居安庆。幼承家学,熟读儒典。十岁读《神仙传》,即萌学仙之念。稍长,考中秀才。因患肺痨,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功法,逐渐恢复健康。十九岁时在黄山遇一道长,功夫已是“六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