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

ID:18039694

大小:16.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3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_第1页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_第2页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_第3页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_第4页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论文关键词大树移植;水分保湿;促发新根;树体保护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从水分保湿、促发新根、树体保护等方面介绍大树移栽的养护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但是大树移栽比较难成活,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树移栽的养护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水分保湿    包干  用草绳、蒲

2、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较好,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喷水  树体地上部分因蒸腾作用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1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也可采取“

3、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遮荫  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树体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

4、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2促发新根    控水  一是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1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二是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1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三是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外围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保护新芽  树体地上部

5、分新芽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土壤通气  一是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二是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3树体保护    支撑固定  大树种植后即应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

6、垫保护层,以防伤皮。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为、禽畜破坏的区域,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设置竹篱等隔离措施加以保护。    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15d左右追肥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防冻  一是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二是在入冬寒潮来临

7、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防病治虫  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孟香芹.大树移栽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XX:49-50.  [2]徐凯,郭士晶.绿化大树移植及养护管理[J].民营科技,XX:1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