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荆门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习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荆门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习状况调研报告008年7月,我们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暑期实践项目团,对湖北省荆门市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 一、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实施情况 荆门市现有中小学生374096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留守学生48679人,占学生总数的13%。其中小学生26358人,初中生16658人,高中生5534人。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全市家访教师13521名,走访留守学生37337人,走访率达%。 近年来,荆门市教育局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特别是每年寒假期间在全市范围开展留守学生家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
2、果。其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家访活动的领导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留守学生家访活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切实加强了对留守学生家访活动领导。市教育局还制定下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留守学生家访活动的通知》,以制度形式对全市开展留守学生家访活动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 (二)创新举措,深入开展留守学生家访活动 为了能在假期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走访工作,荆门市各地各校在制定家访活动方案的基础上,首先认真清理核实本地本校的留守学生基本情况
3、。有的学校在放假前向留守学生发放了《留守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摸清留守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委托监护人姓名、父母亲工作单位等情况,将汇总的信息分类,分别安排教师进行家访,确保家访活动顺利实施。 家访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教师是关键。有的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班主任是家访活动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班的家访活动。另外,认真挑选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充满爱心的科任教师担任家访教师,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深入留守学生家庭开展走访活动的过程中。各地各校采取的形式不一。比如东宝区白云路小学采取了“1234”做法:一次交流,即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和
4、学习情况;两点了解,即了解学生家境状况,了解家庭教育情况;三项宣传,即宣传新《义务教育法》、宣传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宣传政府对外出务工子女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四项措施,即家校联系措施、行为训练措施、阳光帮扶措施、安全教育措施。针对部分留守学生家长春节不能回家的情况,有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亲情电话与远在外地的家长沟通,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放心。 (三)加强督查,确保留守学生家访活动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整个家访活动取得实效,市教育局组成了七个检查组,深入到全市各地,对留守学生家访活动进行督办检查。检查组每到一地都认真听取当地
5、开展留守学生家访活动的进展情况,并随机深入到3-5户留守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检查留守学生家访活动是否落到实处。通过督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校长和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力地推动了留守学生家访活动的开展。 同时,市教育局加强对留守学生档案资料管理。留守学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都建起了留守学生联系卡、家访活动记载表等表册,进一步完善了留守学生的档案资料,规范了档案资料管理。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欣然发现,荆门市教育局已经把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到了更宽泛的适用人群。当前,除了留守子女之外,学校还存在另一群体,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但因家庭教育方法
6、不当致使孩子的正常家庭教育仍然处于缺失状态。面对这些因情感缺位、教育缺位而产生各种问题的孩子,荆门市各中小学校实施了教师全员参与的补位教育,即学校针对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家教不当的学生进行一种亲情补偿和家庭教育的补偿教育。 二、留守学生个案调查 在听取了荆门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关于全市留守学生教育举措后,我们又在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安排下,走访了留守学生教育做得比较有特色的两所学校——文峰中学和漳河中学。 文峰中学以亲情抚慰教育作为其学校特色,并且已经取得颇为显著的效果。在校的XX名学生中,600-700名学生为“问题学生”,即为调查对象留守儿童,占
7、到了总人数的30%。学校采用了特殊的“承包制”的方法,以年级为单位将学生“承包”给老师。同时要求老师更重视对此类学生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并在节假休息日进行定期家访,也可将学生接至家中共度周末。学校将此活动命名为“心理抚慰”。90%以上留守学生通过抚慰后,生理与心理得以更健康有效地成长。学校本着关爱学生的宗旨,并非只是一味地重视升学率,对于“问题学生”一个都不放弃,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漳河中学留守学生档案工作非常细致,对每一位同学的详细联系方式按类(年级、地区、家庭情况等)一一登记,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同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