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34670
大小:312.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13
《当归造血作用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匡堂缝述垫!Q生兰旦笠!垒鲞筮!翅丛鲤i趔曼!!塑i坐!坐:叁匹!Q!Q:!垡:!垒:奠!:Z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优势。而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也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它不单指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而且还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所以应该发挥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与西医局部抗癌的特长,走中西医综合治疗的道路,在尽可能维持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前提下,进行抗肿瘤治疗,相信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参考文献[1】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4一17
2、.[2]刘嘉湘.阴阳平衡与扶正治癌理论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8,40(9):1-2.[3]何任.论补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315-316.[4]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I):6-8.[5]吕立国,占炽明,王昭辉,等.陈志强教授对晚期前列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J].新中医,2007,39(2):81-82.[6]赵映前.试论前列腺癌的中医学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研究,2000,16(3):2-3.[73吕立目,陈志强,王树声,等.中西医结合扶正抑瘤法治疗前列腺癌14
3、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1):26-27.[8]潘明继.癌症扶正培本治疗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01-302.[9]张莉,张仲海,徐勤.等.扶正消瘤汤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l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482483.[10]姚志华,张明智.中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20][21][22][23][24][25]学,2006,14(4):503-505.朱琨,李康,党诚学.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行CEF方案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0):1712
4、-1714.杨波。李洪胜,祁岩超,等.扶正培本法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l
5、盎床研究【J].中药材,2007,30(12):1629一1631.王敏,安祯祥.中晚期胃癌中两医结合治疗的临证思路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379-380.宋恩峰,张新.孙棒芝防治胃癌复发转移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1995,17(6):4-5.宋家驹.健脾中药抗胃癌术后转移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13(22):2956-2957.陈曦.扶止消瘤汤治疗中晚期胃癌46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2):99一100.陈建华,王琪雁.扶正抗癌冲剂对
6、中晚期胃癌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17_718.李素领.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J].中医研究,2008。2I(12):44舶.陆运鑫,黄丁平,候恩存,等.康艾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I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4):2655-2656.王勇,王莎莉,王弧平,等.人参总皂甙对造血生长囡子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解剖学报,1999,30(4):362-366.王兵,土国俊,徐钧.氧化占参对肿瘤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5(5):297-30
7、0.刘娇林,土晓林,郭晓光,等.化疗伍用扶正抑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33例fJ].中医研究,2005,18(4):34-36.张海深,韩冠生.扶正抑瘤法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陕药信息杂志,2001,8(10):7-8.赵小青,裴晓峰,张爽.中药扶正在化疗过程中时间强度密度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2l-522.赵远红,李正.扶正降逆法在肿瘤化疗期消化道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新中医,2008,40(1):30-31.收稿日期:2010ml-09修回日期:2010-03·18当归造血作用研究进展黎建云1△(综述),刘元生2※(审校)(1.汕
8、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2.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广东汕头515041)中图分类号:R282;7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0)07—1089-03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由多种原因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两虚。当归为益气、补血中药有造血刺激作用。随着细胞培养技术、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当归造血刺激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