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ID:18033245

大小:36.9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3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_第1页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_第2页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_第3页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_第4页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篇一:XX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XX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战国D.东汉  2.“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  3.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2、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6.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  7.下列

3、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设置宣政院③郑和下西洋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第1页共16页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  10.

4、“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B.遵义会议  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  13.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A.全体居民B.雅典的成年男性  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

5、  14.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15.“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  A.但丁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16.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

6、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第2页共16页  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政策  17.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  18.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

7、.万隆会议  19.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  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欧盟的成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苏联的解体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0分)  21.“一

8、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沟通]  材料一  (1)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