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21212
大小:17.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2
《今明两年瞄准建筑节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明两年瞄准建筑节能 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十大节能工程的分工,建筑节能工程由建设部负责,区域热电联产工作、绿色照明工程和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由建设部参与。为此,建设部已将今明两年建筑节能工作作为重点。 采用新视角修编城乡规划 据了解,建设部将首先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中改进规划编制方法,突出城市总体规划引导资源节约、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从源头把好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关。新的城乡规划将根据资源、环境的容量,从严确定规划强制性内容,以突出规划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维护公共利益。 新规划在修编中,将加强对城镇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方面的
2、引导与调控,立足资源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合理选择建设用地,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会注重区域统筹,积极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强调城乡统筹规划,完善村镇规划标准,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按集约和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引导农房建设和旧村改造,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的增长,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使用率,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对各类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将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促进其集约和节约使用土地。 新建建筑既有建筑都要变 建设部有关人士表示,从近期对北方、南方和过渡地区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调研看,今年新开工项目不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
3、准的问题十分突出。今明两年建筑节能工作重点是确保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同时,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推动本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以政府机构节能改造为突破口,形成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技术体系,探索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资参与既有建筑改造,推动本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绿色建筑、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示范。 建设部还将大力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与供热制冷方式改革。颇受关注的城市居民住宅的热计量改造试点示范也将按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原则,在近两年推开。建设部将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出煤热
4、价格联动的指导意见和热电冷联供的热力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冬季采暖保障制度。 努力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也将是推广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建设部将鼓励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要积极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与部品的回收和利用。研究提出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的指导意见,促进废物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积极采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 配套规划标准规制“好房” 据了解,编制《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配套专题规划是建设部今明两年的重要工作
5、内容,其配套专题规划包括:《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建设科技“十一五”规划》、《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等。 建设部方面表示,要以法律制度确立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做法。修订《建筑法》时,将抓紧《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节约用水条例》;制定颁布《城乡规划蓝线管理办法》;制订《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性评价办法》;修订颁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颁布实施《节能建筑性能测评管理办法》,形成相配套的政策。建设部将在年内颁布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将完成《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空调通
6、风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审批颁布,制定出《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今后一两年,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下,人们对“好房”的认识将从表象豪华转向其内涵,不节能的房子将缺少生命力,市场上住宅和公建品质会因规范的导向出现质的飞跃。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十大节能工程的分工,建筑节能工程由建设部负责,区域热电联产工作、绿色照明工程和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由建设部参与。为此,建设部已将今明两年建筑节能工作作为重点。 采用新视角修编城乡规划 据了解,建设部将首先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中改进规划编制方法,突出城市
7、总体规划引导资源节约、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从源头把好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关。新的城乡规划将根据资源、环境的容量,从严确定规划强制性内容,以突出规划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维护公共利益。 新规划在修编中,将加强对城镇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方面的引导与调控,立足资源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合理选择建设用地,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会注重区域统筹,积极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强调城乡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