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ID:17966781

大小:32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11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_第1页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_第2页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_第3页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_第4页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题目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指导教师王志娟学生姓名徐扬学号200901701071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盖章)2O12年11月09日11目录1.精密播种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1.1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2-1.2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2-2.播种机主要结构及功能-4-2.1总体配置-5-2.2排种器的参数设计-6-2.3开沟器参数设计-6-Fmin=N×AB÷AC=153×185÷82=345.2N-7-2.4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排种器-7-2.5排种器的技术要求-7-2.6开

2、沟器及其起落机构-8-2.7开沟器的要求-8-2.8输种管-8-2.9镇压轮-9-3.正确操作播种机-9-4.注意事项:-9-5.经济效益分析-10-致谢-11-参考文献-12--13-精密播种机的研究与设计设计者:徐扬班级:09机本二学号:200901701071指导教师:王志坤(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省德州市,253023)1.精密播种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播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的

3、出苗、苗全和苗壮,因而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由于精密播种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最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因此现代农业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1.1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13-我国从80年代末便开始研制精密播种机械。由于种子质量、整地条件、机械制造水平及机器价格等因素制约,我国80年代主要是推广半精量播种。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大量推广了小型单体播种机。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广精密播种机,有10多个企业生产

4、了20多种型号的精密播种机。精密播种机以作物种类分为玉米及大豆精密播种机、谷物(小麦)精密播种机、甜菜精密播种机;以配套动力分为小型(5.8~13.2kw)、中型(16.2~36.8kw)和大型播种机(40.4kw以上)精密播种机;以排种器形式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精密播种机;机械式中又可分为垂直圆盘式、垂直窝眼式、锥盘式、纹盘式、水平圆盘式、带式等形式精密播种机。1.2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由于气力

5、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均匀性,大多采用可精调的刮种器,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为了降低投种高度,减小种子下抛速度与前进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差,而设置导种轮或导种管。但是,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现有的精密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作业速度在4~8km/h时,其株距合格率达80%以上;而作业速度提高到11~12km/h时,株距合格率下降到60%以下。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2

6、.2.2.2.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大多数精密播种机都可以播多种作物,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排种盘(轮)或排种滚筒,使排种器能适应多种作物种子的播种要求。改变型孔大小或增加成穴机构,使之能达到穴播的要求;改变排种器工作转速以达到不同株距的要求。所有这些均提高了播种机的通用性。-13-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整地条件的要求,大多数播种机上配有多种类型的开沟器(双圆盘式、滑刀式等)和镇压轮(橡胶轮、钢板冲压轮、铸铁轮、

7、宽轮、窄轮等),供选用。同一型号的精密播种机又成系列,有多种行距和行数的变型。如美国CYCLO气压式播种机有牵引式和悬挂式,有4、6、8、12、16行等共16种机型,可为多种功率的拖拉机配套。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为了在最适宦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做到适时播种,以及随着拖拉机功率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利用其功率,因此要求提高播种机作业的生产率。影响提高播种机组生产率的因素很多。除了提高机组的工作可靠性、减少故障、简化操作以减少辅助作业时间

8、、提高纯工作时间的利用率外,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途径是增大播种机的工作幅宽和提高作业速度。增大播种机工作幅宽虽能直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但加大工作幅宽使机体庞大,消耗金属多,成本高。同时,庞大的机体将受到田块大小、地头转弯以及道路运输的限制,使用不方便。因此,国外很重视提高作业速度的研究。70年代,中耕作物播种机作业速度一般从4~6km/h提高到8~10km/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