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52393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1
《单季晚稻机插育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丰县农机局农机培训讲义单季晚稻机插育秧技术一、水稻机插育秧概述水稻机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100%机械化插秧。现我区引进的插秧机具有浅栽、宽行窄距、定苗定穴等特点,这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辅相成,并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机插秧技术体系的基本特点目前引进的机插秧技术体系与我国历史上前几轮推广的机插秧技术有着很大区别。1.1、机械性能有很大提高。六、七十年代的插秧机都是针对洗根苗的特点研制的,机插时秧爪不能控制自如,影响了栽插的均匀度,勾
2、秧率、伤秧率高,不能适应水稻栽插的基本要求。目前示范推广的PF455S手扶式插秧机、P600及RR6高速插秧机都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具体实际,进行优化设计并合资开发生产的,因而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及稳定性与过去的插秧机相比则大大提高,作业性能和作业质量完全能满足现代农艺要求。1.2、育秧方式有重大改进。历史上曾经推而不广的机插秧技术,采用的是常规育秧、大苗洗根移栽,标准化程度低,费工耗时,操作繁琐,始终未能摆脱手工栽插的技术模式。近年来研究推广的新型机插秧技术,在总结吸收国外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软盘或硬盘,中小苗带土移栽,其秧田与大田比达1:100,可大量节
3、省秧田并显著提高育秧工效,育秧成本大为降低。同时,标准化的育秧方式,为充分发挥插秧机的优越性能以及后期的群体质量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2、高性能插秧机的主要技术特点82.1具有液压仿形装置。它可以随着大田表面及硬底层的起伏,不断调整机器状态,保证机器平衡和插深一致。同时随着土壤表面因整田方式而造成的土质硬软不同的差异,保持船板一定的接地压力,避免产生强烈的拥泥排水而影响已插秧苗。2.2、基本苗、插深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插秧机所插基本苗由每亩所插的穴数(密度)及每穴株数所决定。根据水稻栽培扩行减苗等要求,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株距有三档调整,达到每亩1.4、1.6、1.8万穴的栽插密度。通过
4、调节横向移动手柄(三档或四档)与纵向送秧调节手柄(10档)来调整所取小秧块面积(每穴苗数),使每亩基本苗达到5-8万,同时插深也可以通过手柄方便地调节,能充分满足农艺栽培要求。2.3机电一体化程度高,作业性能稳定可靠。目前示范推广的高性能插秧机,是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并合资开发生产的,大量采用了自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2.4、理论作业效率高。手扶式插秧机的作业效率最高可达4亩/小时,乘坐式高速插秧机7亩/小时。正常作业条件下,步行机的作业效率一般为2.5亩/小时,高速机为5亩/小时,远远高于人工栽插的效率。3、高性能插
5、秧机对作业条件的要求3.1对秧苗的要求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土壤为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厚的名义尺寸为58×28×2立方厘米。宽度在此范围内,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秧块的长×宽的规格,在硬塑盘及软塑盘秧技术中,用盘来控制,土块的厚度2-2.5厘米,由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土厚过薄或过厚会造成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8插秧机所用的秧苗为秧龄15-20天、苗高12-17厘米的中小苗。由于插秧机是采取切小土块的方式插植秧苗,这就要求播种均匀。标准土块上的播种量,俗称为每盘的播种量,一般为110克左右的干种,相当于每平方米播680克左右。插秧机每穴栽插的株数,也就
6、是每个小秧块上的成苗数,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厘米上成苗1.5-3株,否则会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数差距过大。为了保证成苗率,要求精心育苗,在选种、浸种、消毒等种子处理以及床土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以保证机插质量。为了保证秧块能整体提起,土块不散不落并整体装入苗箱,要求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育秧阶段要注重于根系的培育。3.2对大田整地的要求高性能插秧机对大田的基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cm,表土硬软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麦草必须压旋至土中。大田耕整后需视土质情况沉实,砂质土的沉实时间为1天左右,粘土一般要沉实2-3天后插秧。若整地达不到要求,将造成插秧过深,影响分蘖,甚至减
7、产。4、机插水稻的栽培管理特点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与常规手插秧比,其秧龄短,抗逆性较弱,因而蹲苗期相对较长。但机插水稻的宽行浅栽,为低节位分蘖创造了有利环境,其分蘖具有爆发性,分蘖期也较长,够苗期提前,高峰苗容易偏多,使成穗率下降,穗型偏小。针对上述特点需要采取前促、中控、后保的肥水管理措施,前期要促进早返青、早分蘖,分蘖期注意控制高峰苗,中后期严格水层管理。实践表明,针对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