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40446
大小:9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1
《初一历史期末测试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C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C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
2、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D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C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7
3、、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A 的思想A、“仁” 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D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
4、小题。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B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12、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CA、铭文 B、大篆C、小篆 D、隶书14、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BA、提倡节俭
5、 B、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16、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D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B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离骚》—作者:屈原 《史记》
6、—作者: 司马迁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东汉画像砖(见右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法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1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7、百家争鸣”(1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不同点: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1分)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1分)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发展。(1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五、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
8、 ①( 长安 ) ②( 河西走廊 ) ③( 新疆) ④( 西亚 ) ⑤( 欧洲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1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