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

ID:17917163

大小:5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9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_第1页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_第2页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_第3页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_第4页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2007年第8期。调查与发掘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文化局彭州市博物馆关键词: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竹瓦街西周早期文化KEYWORDS:PengzhouCity,SichuanQinglong—cunsiteZhuwaStreetearlyWesternZhoucultureABSTRACT:In1987to1988,theSichuanArchaeologicalTeam,IA,CASS,andotherinstitutionscarriedoutexcavationontheQinglong—eunsiteinPe

2、ngzhouCity,Sichuan.TheyrevealedpotteryshardsandburntclaydepositsoftheWesternZhouperiodandsomeHanperiodremainssuperimposedontheWesternZhoulayers.TheformerbelongtotheearlyWesternZhou,andtheburntclaydepositsreflectthatcertainimportantbuildingsmighthaveexistedonthesite.Notfarawayfromthereistheprev

3、iouslydiscoveredZhuwaStreetbronzehoard.TheexcavationatOinglong—cunconfirmedthedateofthehoard.彭州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郊,是成土窖藏铜器,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①。都平原上古文化遗存分布较为丰富的区域。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村在彭州城以东的漾阳镇附近,属于竹四川工作队会同原成都市文管会、原成都市瓦乡。此地在1959年和1980年曾经两次出博物馆考古队和原彭县文管所,在考察铜器窖藏地点时,发现了青龙村遗址(图一)。之后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做进一步调查。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4、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与成都市博物馆共同试掘了青龙村遗址,1988年春季进行发掘。两次发掘共揭露200多平方米,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红烧土堆积、陶片但没有发掘到建筑遗存。在此期间,我们对遗址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踏查,并对周围地区作过初步考古调查,还在彭州境内作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1989年夏季,我们又对遗址进行了局部钻探和调查。一、地层堆积我们在遗址的北部边缘进行了发掘,这里一个小水沟的地层剖面上露出有红烧土第8期·3(总675).灰坑和柱洞若干个。1.周代遗迹1个灰坑(H3)及红烧土堆积。H3一半位于T9东南部,另一半在探方外。开口在第4层下,打破第5层上图二T1、T2东壁剖面图部。圆形,

5、直壁,由北向南倾斜。直径245、深1.耕土层2.扰土层3.棕黄色土4.红烧土堆积5.黄灰色淤泥35~45厘米。灰坑内填黄灰土,偶有炭粒,土质湿度大,粘软。出土较多陶片,尤其是堆积和文化堆积。发掘共开三个探方(T1~灰坑上部出土成堆的陶片,还出土很多直径T3),其中南侧的T3中没有发掘到早期的20~30厘米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40厘堆积和遗存。后来在T1、T2的北部开两个米。探方(T4、T5),东部开四个探方(T6~T9),红烧土堆积分布于T1全部、T2的还在遗址的东北部开一个探方,此探方内没东南角和T8、T9的南部。堆积由北向南呈有出土遗物。斜坡状。南部厚约2米。红烧土堆积为直接遗

6、址的地层堆积共分五层,现以T1~堆积在河畔低地上,堆积上部比较平整。由T2东壁剖面为例说明地层堆积情况(图于没有在上面发现相关的遗迹,所以还不能二)。判明红烧土堆积的具体用途。我们采集了第1层:耕土层。灰色水稻土,较粘。厚26件红烧土块,大多为建筑墙体,许多保留20~30厘米。有木骨泥墙的柱痕凹槽,凹槽的痕迹都比较第2层:扰土层。棕黄色土,含棕色粗颗明显,直径最小4厘米,一般为7~8厘米,粒杂质,土质硬。厚约10厘米。出土遗物很最大可达10余厘米。红烧土面薄的3~4厘少,有近代陶瓷片。米,最厚的12~14厘米。还有的柱痕上面有第3层:棕黄色土,土质较硬,含小的棕斜线印痕,似为柱子上

7、缠绕过某种东西。红色杂质,局部无规律地分布有灰土、有灰渣烧土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正面比较平整,的灰黄色土或灰色土。厚15~30厘米。出土两侧面各有一凹槽,背面凹凸不平。这应是汉代陶片、砖块、瓦片、五铢钱等遗物,也有墙体保留墙面部分的红烧土块。一种两面均少量周代陶片。汉代层。有凹槽,正面有两平行小凹槽,背面有一道第4层:红烧土堆积层。厚180~200厘大凹槽,与正面的小凹槽成垂直交错。应是米。有的红烧土可明显辨认出是大块建筑墙体夹在墙体中间的一部分红烧土。残块。出土遗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