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

ID:17917057

大小:1.2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09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_第1页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_第2页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_第3页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_第4页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2004年第10期。本刊专稿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关键词:四川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KEYWORDS:SichuanSanxingduisiteRenshengVillageearthen—pittombslI——IVphasesofErlitoucultureABSTRACT:InJanuarytoJune1998,theWorkingStationontheSanxingduiSitecarriedoutex—cavationtoexploretombsatRenshengVillagetothewest

2、ofthewesternwalloftheSanxingduisite.Therearetwocategoriesofburials:rectangularearthenpitsandlongnarrowones.Theformertombsarefurnishedwithsecond—tierplatformsofcultivatedsoilatoneortwoendsinsomecases.Thebottomandwallsofthepitshavelargelybeenpatted,andthehumanskeletonshavealsobeenrammed.Thegra

3、vegoodsconsistofpotteryandawl—andwhorl—shapedjades.Judgingfromtheunearthedobjects,thetombscanbedatedtothetimecorrespondingto11——ⅣphasesofErlitouculture.1997年11月13日,广汉市三星镇仁胜150米,南距肖家院子约50米,北距2号支村砖厂在三星堆遗址西面Dg区取土时,于渠约400米(图一)。这里是马牧河和鸭子河距地表1.27米深处挖出象牙1根。四川省文两河之间的狭长台地的部分,地势平坦、广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闻讯后,立

4、阔。其西面有一条由北向南流向的冲沟,将即会同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共同赶赴现场调查肖家院子和龙家院子之间的台地切割开。20处理。从断壁上的迹象初步判断,出土象牙处世纪70年代,仁胜村在冲沟东面台地上建是一座墓葬,象牙是墓内的随葬物,并于次日一砖瓦窑,烧砖取土时偶有玉石器出土①,估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编号97GSDgM1。随后计过去已取土的范围也是该墓葬群的分布又抢救清理了97GSDgM2M4、M6。根据墓葬暴露的密集程度,推测这里可能是一墓葬区,还需继续在砖厂拟取土的范围内进行有计划的抢救发掘。在发掘申请计划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后,于1998年1月2日至6月26日对部分拟取土区域的墓

5、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地理位置、环境仁胜村墓葬群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城墙以西,东距西城墙约550米,西距龙家院子图一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位置图考古图二仁胜村土坑墓分布平面图区。由此推测,西城墙以西、冲沟以东的区域第1层:耕土层。黑褐色细沙土.土质疏是土坑墓群的集中分布区域。本次发掘在冲松,厚0.19~0.28米。内含瓦砾、石块、汉砖沟以东、肖家院子以北的砖厂拟取土的范围以及三星堆遗址二、三期的夹砂褐陶片,部内。分陶片饰绳纹。本次发掘位于三星堆遗址Dg发掘区第2层:近现代层。灰褐色细沙土.土质内,墓葬发掘区的西南角O点即是Dg发掘疏松潮湿,厚0.1~0.15

6、、距地表深0.19~区T2328西南角基点②。发掘共布5米×50.28米。内含瓦砾、瓷片、汉砖以及三星堆米探方60个,布方面积1500平方米。在发遗址二、三期的夹砂褐陶片和夹砂黄灰陶掘期间,砖厂取土挖毁布方面积388平方片。在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宋代G3。米,未发掘面积178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第3层:三星堆遗址一期地层。青灰色934平方米(图二)。淤沙土。厚0.08~0.12、距地表深0.22~0.4米。内含三星堆遗址一期偏晚的夹砂黑二、地层堆积褐陶片和泥质灰陶片。在该层下发现97GS该发掘区的地层堆积共分3层。除DgM16、M21等遗迹。97GSDgM16、M21开H于第3层

7、下.打破第3层以下为生土层,黄褐色黏土。生土层以外。其余均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三、墓葬形制生土层。现以DgT3129、DgT3229北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三)。在已发掘编号的29座墓葬中,97GSDg图三DgT3129、DgT3229北壁剖面图1.黑褐色细沙土2.灰褐色细沙土3.青灰色淤沙土第10期M4、M6已被砖厂取土破坏殆尽,97GSDgM12、M22、M24、M26~M28无任何遗迹现象和随葬品。而其余21座墓葬,根据其形制和结构特点,可分为长方形土坑墓和狭长形土坑墓两类。(一)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