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

ID:17911747

大小:958.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9-09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_第1页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_第2页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_第3页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_第4页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众合系统强化班宪法、法制史讲义-张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理论法学系统强化班授课讲义作者:张龙宪法/宪法学内容分值分布表宪法基本理论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与保障(立法法)总分02年45341503年162311404年96322005年662723006年101102107年942422108年4331212309年25310323平均值(近3年)5439222/宪法学题型分值分布表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总计02年4741503年5721404年8842005年141243006年71222107年71222108年71242309712423平均值(近三年)7(7道题)12

2、(6道题)4(2道题)22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特征与法律相比较,宪法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国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从历史上看,

3、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宪法的基本内容分为国家权力的规范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两个部分,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核心与支配地位。(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有了民主事实之后出现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也是如此。二、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居于首要地位。所以,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4、的国家根本法。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政概述宪政概念宪政是指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形式,就其实质而言是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实施。宪政要素制宪:制宪是宪政的基本前提。民主:宪政的基本内容是民主事实的制度化。法治:法治是宪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宪政是法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权:人权保障是宪政的核心价值与终极目标。宪政特征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区别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状态)。2、宪法侧重于静态的调整;而宪政侧重于动态的调整。3、宪法

5、是一种规范形态;而宪政往往是一种现实形态,是宪法的实施。4、宪法提供的规则常表现为一种方式或方法;而宪政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共同体追求的目标。联系区别是相对而言的,在宪法实践中宪政与宪法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交叉领域。四、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分类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前两种分类由英国学者J.蒲莱士提出)(一)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如1787年美国宪法。不成文宪法是指宪法规范存在于若干宪法性文献、宪法判例或传统习惯之中,而又没有统一的宪法典形式的宪法。如英国宪法。(二)根据宪法的法律效力以及其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刚性宪法:效力

6、高于一般法律,修改需经过比一般法律更为繁复和严格程序的宪法。柔性宪法: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修改程序亦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如英国宪法。(三)根据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钦定宪法:凡是由君主制定和颁布的宪法,称为钦定宪法。如1908年清政府的《钦定宪法大纲》。民定宪法:凡是由国民的代表机关、制宪机关或者由“全民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称为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凡是由君主和国民代表协议而制定的宪法称为协定宪法。如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法国1830年宪法。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一、近代意义

7、宪法的产生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是宪法产生的。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形成。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二、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一)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1975年颁布的第二部宪法是内容很不完善并有许多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