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05698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9
《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寿阳县工商局监察室近年来,寿阳县工商局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实践中,对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方面,深深体会到,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相互制约的源头治腐制度,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体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治理主源头的制度建设,忽视体制创新建设。引发腐败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
2、最终体现为公共权力的滥用,往往是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合理所导致,人们往往把权力称为腐败的主源头。例如,就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而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三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审批权、财权、人事权等主源头而进行的。但在这些主源头中,又包含许多滋生腐败的支源头。而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工商部门在为企业办理许可审批时,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则需要相关、银行、土地、环保部门牵制审批证明,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控制了主源头,但在企业自主决策、
3、银行独立审贷、部门的把关标准等各个环节中,还有可能产生很多权力干预6的现象。在实践中,现行的体制制度存在支源头管不好,主源头堵不死;即使堵死了,支源头也会滋生腐败。 2.注重机构设立,忽视程序性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少有关廉洁自律和反腐败的政策规定,仅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就有近400个。这些涉及各行各类方方面面的实体性制度,大都是实事性、应急性、阶段性的措施,具有单一性、原则性、口号性的特点。这三个特点集中反映了制度设置上的缺陷,即原则性的要求多,保证制度落实的程序性的规定少。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既有较
4、大的难度,又有较大的随意性及弹性,容易导致既有的制度流于形式。 3.注重单体性的制度建设,忽视系统性的制度网络建设。就现有的防治腐败的制度来看,很多都是在某一问题发展成为带普遍性的问题或趋势性的腐败现象时,有关部门于是就这一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一个治理的办法或制度。从每个具体制度看,似乎很周全,没有什么漏洞可钻。但从整体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来看,这些制度实际上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单方”,各成一体,互不关联。这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而且还会出现互相矛盾,制度“打架”,甚至“自身相悖”6等现象。
5、4.注重扼制腐败的制度建设,忽视落实制度的制度建设。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走上违法违纪道路,除了主观上的一些因素外,现阶段制度落实不到位是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落实制度的制度建设滞后。目前,大部分腐败源头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治理,但就是缺少与之配套的落实这些制度的制度,即没有执行制度的配套制度和不执行制度的惩戒制度。其次是只注重制度的制订而忽视制度的落实。制订制度而不抓落实,在客观上削弱了这些制度的威力,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软约束”。6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制度建设的建议 1.遵循全面性、长效性原则,从总体上建立和完善从源
6、头上防治腐败制度的工作机制,使之良性运作。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工作机制。第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决策、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全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的构架规划,组织制订、论证评审、最终决策、颁布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地方各级也要相应建立这一机构。第二,要建立制度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过去不少制度是由执行部门或单位自己制订、自己执行,由于受利益驱动、视野较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等因素局限,这些制度在执行中往往存在不公、不力、不全、不科学等弊端。制度的
7、监督机构,既要监督制度制订决策的全过程是否公开、公正、科学、合理,又要监督制度的执行部门和单位执行制度是否认真落实到位。第三,要建立科学的制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制度不同的内容特点和程序,明确不同的控制目标。另一方面,要找准某些容易发生腐败的环节,设置若干控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实行综合评价。同时,要在执行制度的实践中,注意掌握情况,及时反馈信息。2.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从宏观上设计构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框架,使之形成体系。首先,要组织权威的专门班子从整体、宏观上
8、对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思考、规划,拿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的整体构架,并拟制出整个制度体系的纲目,报请制度决策机构审定,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体系具有宏观性、整体性、系统性。其次,要统一下达已审定的制度纲目,统一组织相关部门拟制制度初稿,明确拟制制度时相关衔接部门,提出拟制的具体要求,以防止各职能部门各行其事、制度缺位、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