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护知识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

ID:17896529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9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_第1页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_第2页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_第3页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_第4页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护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发布时间:2009-7-26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发布时间:2009-7-26  一、地质灾害基本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作用下引发的,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一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县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    二、地质灾害基本概念及特征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的影响,而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向下运动的现象。软弱

2、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坡角大于软弱面倾角时最易发生。物质可分为松散层、软质岩石、硬质岩石。一个完整的滑坡应具有滑动面(滑床)、滑坡面裂缝和台阶、后缘和侧缘滑壁、裂缝及前缘鼓丘。    按物质组成:堆积层滑坡、基岩滑坡。按滑动面与岩层面关系:顺层滑坡、切层滑坡。按引起滑坡的力学性质: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形成原因:工程滑坡、自然滑坡。按发生后的活动性:稳定滑坡、不稳定滑坡。    2、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体,失去稳定,向下倾倒、翻滚、就地堆放的现象。呈倒石锥状,结构松散、零乱。 

3、   3、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一般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    4、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由水挟带大量泥沙、块石、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现象。具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猛、破坏力强等特点。按流域特征:标准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明显,流域呈扇形,规模及破坏力大;坡沟型——流域面积小,规模不大,呈漏斗形,流通区不明显,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区相连;坡面型——常沿坡面运动,规模

4、小,无形成区、流通区,可堆积于坡面或坡脚。    5、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现象。主要是由采煤形成采空区后引起。    6、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下形成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灾种不同范围不同,有点、带、区的分别。如滑坡多为点,地面沉降、泥石流多为区,地裂缝多为带。易发区可演变成危险区或非易发区。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造成

5、较多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三、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1、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条件:坡地,陡崖,山地沟谷,岩溶盆地、洼地、槽谷等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区域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带。一般情况下:地形坡度为20—50度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坡度60—90度,甚至反起向陡崖易发生崩塌、地裂缝和高角度滑坡;岩溶盆地、洼地、槽谷等易发生塌陷。    2、地层岩性条件:松散堆积层、软质的砂页岩和含煤地层、软硬相间分布的地层、硬质的碳酸盐岩和砂岩,特别是有软弱夹层的岩层。    地质构造条件:断层、节

6、理裂隙发育的地区。    3、大气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强度大小、降雨连续时间长短和降雨量大小等是决定产生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降雨强度50mm/h左右时,即可诱发;降雨历时越长、降雨量越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越高。    4、水文地质条件:松散堆积层、岩石裂隙中赋存的地下水。    5、地震:由于地震产生振动而使山体失隐。一般情况下,烈度7度、震级5级即可导致地质灾害。    6、人为因素。工程建设活动:切坡脚、加载、弃渣、弃土。常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利水电工程:蓄

7、水。常导致库岸塌滑、滑坡。采矿活动:由不规范的采矿活动导致,常造成山体开裂、崩塌、滑坡等。    四、地质灾害监测    1、地质灾害监测方式:以长期固定监测与定期巡查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固定监测一般每10天一次,雨后加测,雨季加密;定期巡查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手段    简易监测点建设:可设置木桩、标尺观测、石膏片、砂浆片观测。监测手段:要用游标卡尺、卷尺、钢直尺为主,重点对滑坡地面裂缝和建筑物

8、裂缝、地表排水等进行观测。    五、地质灾害监灾特征    1、崩塌:掉块、小崩塌经常出现;新增裂缝;动植物异常。    2、滑坡:前缘出现隆起和放射状裂缝;后缘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中部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出现错落台阶,有小坍滑现象;后侧缘出现斜向裂缝。    3、泥石流:物源——松散物质丰富,沟谷两侧滑坡、坍滑强烈;降雨——1小时30mm、10分钟    10mm左右或以上均可触发。    4、地面塌陷:主要是岩溶塌陷和采矿空区塌陷。    5、采矿活动:采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